千亿级产业示范引领 山东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
2022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6302.9亿元,其中,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为7227.1亿元,居全国首位,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44.3%。[详细]
2022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6302.9亿元,其中,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为7227.1亿元,居全国首位,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44.3%。[详细]
近日,青岛市印发实施了《青岛市海洋发展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二十条措施”共分4部分、5个方面20条,主要围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六大专项提升行动”制定具体措施,在海洋领域努力打造“海洋好办”服务品牌,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海洋领域营商环境。[详细]
近日,潍坊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举办潍城区重点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介绍潍城区重点项目建设及工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为东方钢管公司年产30万吨新型重防腐海洋工程材料项目投产揭幕。[详细]
近日,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联合市直有关部门正式印发《关于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的通知》(滨海渔字〔2023〕24号)(以下简称通知),助力海洋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规范海域立体开发利用活动,提升海域资源集约节约水平,破解了海域范围内具有用地手续区域立体使用难题。据悉,这是全省首个海域立体分层设权的政策性文件。[详细]
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渔人码头以东四十里湾海域,“耕海1号”像是一条正在遨游的鱼,鱼头是包括海洋科普馆、水乐园等在内的主体平台,鱼尾由3个直径40米的圆形子网箱组成,网箱里养殖着斑石鲷、红鳍东方鲀等优质海水鱼。[详细]
依海而行,向海图强。近年来,山东加快海洋生态修复治理,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日,海报新闻记者跟随“守护海洋生态 共建蓝天碧海”山东媒体行走进潍坊昌邑。[详细]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7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详细]
近年来,山东省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山东以全面落实“湾长制”为平台,以坚决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为抓手,创新陆海协同治理机制,统筹推动陆源污染治理、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各项工作,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详细]
7月17日,山东省荣成市俚岛湾海域海洋牧场风光如画。荣成是中国重要的海珍品养殖基地,已形成鱼虾贝藻多品种、立体化的养殖格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