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发布 人才需求

扫一扫
手机浏览

智能推荐
项目人才资讯

首页
山东优势
城市推介
合作机遇
重点产业
招才引智
开放平台
网上招商
服务指南
关于我们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信息产业厅关于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06-27 04:49:00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信息产业厅关于加快以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鲁政办发〔2003〕79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政府同意省信息产业厅《关于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三年九月十日

 

  关于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意见
  山东省信息产业厅
  二○○三年八月八日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和历史机遇。为进一步落实“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方针,加快全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加快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全面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实现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原则

  (一)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在指导企业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制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提高企业竞争力,根据产品类型、生产规模、工艺流程的不同,确定主攻方向,重点突破,注重实效。

  (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与信息产品的开发生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大力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全面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的开发生产能力。

  (三)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政策支持、体制创新和资源整合,形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目标、以应用为主导、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智力支撑的全省信息技术科研开发和推广应用体系。

  (四)企业信息化与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选择企业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市和企业,建立企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工程,总结经验,宣传推广,以点带面,加快全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

  三、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目标。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使我省信息技术和产业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利用信息技术重点改造全省十大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装备制造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到2010年,各经济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型企业全面实现设计、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中小企业应在深层次、宽领域的应用信息技术上实现突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设计、科研单位的普及率达到100%;智能控制技术在连续性生产企业的普及率达到90%;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在70%的大中型企业中得到应用;多数大型企业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电子商务在工业经济领域基本普及。90%以上的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发布和采集信息、产品和服务展示和招商引资。多数企业与原料供应商和产品经销商、各驻外营销机构建立起网上供应链关系,运用网络开展信息传递、业务洽谈和购销交易活动。

  (二)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突出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高速宽带网络与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以及软件产业,培育并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信息产业群体,使信息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装备部。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十五”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10%,产业整体水平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主要产品和技术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实施一批有发展前景、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对全省经济发展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产品。发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现有技术优势,建成10个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7个。集中力量建设8个国家级、12个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培植8个能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生产基地、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化企业集团。推动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适用技术与传统产业嫁接,开发新兴产业,拉长产业链。

  汽车电子产品制造业,到2005年初具规模,形成3-5个主流汽车电子配套产品系统,培植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全国知名汽车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整的汽车电子产业体系,建设汽车电子产品制造业基地。产业实力和规模居全国前列。

  2.软件业。“十五”末,金融、财务、智能化交通、广电、媒体信息管理、电子控制、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软件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软件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60%。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软件,家用软件、教育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达到50%。建成和完善齐鲁、青岛、威海、烟台4大软件园区和软件中间件产业化基地。

  3.通信和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通信和信息服务业,“十五”末,全省通信业务收入达到370亿元,年均增长17%,通信用户总数超过5000万户;网络用户总数超过500万户。进一步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充分发挥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中的网络和技术支撑作用,为社会提供能够满足需求的信息高速公路。

  (三)重点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的目标和任务。

  1.轻工行业。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生产管理信息化为主,重点提高造纸、食品和家用电器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十五”末,80%以上企业的主要生产线和关键设备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家用电器、日用机械的主导产品基本实现机电一体化与光机电一体化;选择50家企业建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结合生产工艺的改进,改造自动化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重点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计算机辅助检测(CAT)、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数控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销售、采购、库存、配送、物料等管理,逐步建立起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

  2.纺织服装行业。以产品设计电子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纺机设备智能化、企业管理现代化、信息交流网络化为优化升级目标,重点提高纺织、印染、化纤和服装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应用信息技术加大对纺织落后生产技术和装备的改造,推广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工厂生产监测管理系统、工艺数据管理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十五”末,服装骨干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30-50%,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50%以上,产品科技含量显著提高,智能化水平在国内领先。3.化工行业。以研究开发和推广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技术和在线检测技术、化工流程工业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应用以及推广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为主要目标,重点搞好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轮胎、化肥和盐化工领域计算机生产控制与优化技术、化工故障诊断技术、监控与安全系统技术、工程设计技术等的应用。以提高企业自动控制水平为突破口,推进全行业信息化管理。选择重点企业开展分子设计技术、仿真技术试点。建立和完善分行业的专业信息网,扶持满足化工行业特点的中介网络。

  4.机械行业。重点提高汽车、农用运输车、大中型拖拉机、内燃机、联合收割机、电线电缆、高压开关、高等级变压器、工程机械和机床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其中,在汽车电子产业重点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汽车传动和行驶控制、汽车安全及故障诊断、车身控制、汽车信息系统及种类汽车音响、汽车制造信息标识和维修服务电子设备、汽车用IC和各类元器件。“十五”末,规模以上企业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率达到95%,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等应用率达到80%以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应用率达到50%以上;数控车床、数控锻压机床和成套数控生产线等产品的产量和国产化水平在国内领先。

  应用先进生产模式和管理技术,推动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和管理的科学化;开发和应用虚拟制造技术和并行工程技术,提高机械产品的功能层次和智能化、数字化程度;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提升生产过程柔性化、自动化水平;应用企业资源计划,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开发和应用网络化制造技术,促进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计算机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改造传统的机电产品,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产品。

  5.建材行业。重点提高水泥、玻璃和建陶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十五”末,信息技术应用科技贡献率提高到80%,主要建材装备6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工艺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达到100%;建立建材信息数据系统。

  6.冶金行业。重点提高钢铁及有色金属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十五”末,主要企业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建立山东冶金信息数据系统,实现相关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加快新一代基础自动化装备的国产化研究和产业化建设步伐,提高基础自动化水平;研究开发智能技术,生产各工序和全线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系统、过程自动化工程软件开发工具和工程平台等技术,加强过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成套工艺装备的产业化研究开发;提高企业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

  7.煤炭行业。重点建设全矿井信息化网络系统,工作面自动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矿井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煤炭运销系统信息化技术,煤炭洗选加工过程自动化测控技术及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技术。“十五”末,在矿区、矿井基本实现生产调度高速检测、监控;在国有重点矿区建设综合数字信息主干网;建成山东煤矿生产信息网。

  8.石油行业。建立和完善石油石化企业网络化经营系统,推进业务流程规范化、企业管理网络化、业务运营电子化、决策支持科学化。在油气生产和炼油化工过程中,推广应用集散控制系统(DCS)、计算机监控系统(SCADA)、现场总线(FB)等生产控制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9.电力行业。建设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电力信息系统。“十五”末,电网二次系统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达到60%;建成功能齐全的全省电力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电子商务运营系统,全面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水平。

  重点建设高效电力通信传输信息管理平台和电力干线网络,火电厂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水电站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与设备以及应用大型电网开放式能量管理系统(EMS)。研究、开发面向全国联网、面向电力市场的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电力信息系统向全社会提供服务。

  10.医药行业。广泛利用自动控制技术提高生产装备的自动化,逐步实现医药生产过程尤其是发酵工程、化学制药、中药生产的计算机在线控制;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和分析技术提高药品有效成分的分析水平,特别是对中成药有效成分的分析,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加速企业网络建设,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建立医药行业综合信息网,提高药品研究、生产、流通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建设药品采购网,提高药品采购的透明度。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

  1.制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优惠政策。在现有税收、投资等优惠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制定企业信息设备(含软件、硬件)折旧、减少企业信息化中通信接入服务费用等相关优惠政策。

  2.抓紧制定涉及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管理、信息安全、信息市场交易、有关知识产权和利益纠纷仲裁等法规规章,尽快出台《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3.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制定如编码标准、信息资源分类标准和电子商务相关技术标准等。鼓励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和创新能力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

  4.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系统。以建立“诚信山东”为契机,加快信息领域和电子网络的公信制度及认证体系建设,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建立安全的市场环境。

  (二)健全信息化的研究开发、中介服务和技术支撑体系。

  1.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快全省网络资源整合,建立全省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省企业信息化专家咨询数据库、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数据库和信息化人才数据库以及网上数字认证、网上支付、物流配送体系等,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和信息化解决方案。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网上技术交易市场。

  2.充分发挥咨询机构和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培育一批高水平、有信誉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工程监理机构。

  3.加强关键共性软件、平台软件及嵌入式软件技术的研究开发。针对各行业的特点,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产品并使之产业化。注重研究开发、推广行业性应用软件。

  (三)加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投入。

  1.增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投入。有关部门在安排年度计划时,应在基建、技改、科技三项费用等方面,适当向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倾斜,鼓励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2.各级政府对企业信息化技术支撑、咨询服务机构和重点应用示范项目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3.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从社会上筹集资金。充分发挥银行在资金筹措中的主渠道作用,金融机构要简化贷款程序,积极安排贷款,重点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企业的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各级担保机构要对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积极提供贷款担保。积极吸引国外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参与我省企业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1.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既懂经济和企业管理、又懂行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2.建立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和教育网络。各级政府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鼓励社会力量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帮助企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要加强我省企业经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亿通泽慧企业经理人才测评网络集成系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企业应健全培训机构,增加培训经费,开展全员培训。

  3.对信息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培训制度和上岗能力考核制度。

  (五)建设示范工程,实行分类指导。

  1.建设行业示范工程。在不同的行业、重点领域树立信息化建设典型,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扩大示范效应,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信息化建设。

  2.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对重点行业信息化工作进行调研、评估,加强分类指导。

  (六)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领导。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行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研究保障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加强领导。

  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做好牵头和协调工作;要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总体规划和战略措施;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加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建设中的法规和政策建设;要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运用各种手段共同推进,形成促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编辑:mgerxz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