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发布 人才需求

扫一扫
手机浏览

智能推荐
项目人才资讯

首页
山东优势
城市推介
合作机遇
重点产业
招才引智
开放平台
网上招商
服务指南
关于我们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汽车工业2003-2010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06-30 10:45:08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汽车工业2003-2010年
发展规划的通知

鲁政办发〔2003〕81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政府同意省经贸委《山东省汽车工业2003-2010年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三年九月十五日

 

  山东省汽车工业2003-2010年发展规划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三年八月十日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加快发展汽车工业,对培育我省制造业新优势,实现全省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跃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根据省委、省政府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培植的战略部署,现就2003-2010年我省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划如下。

  一、现状

  (一)概况。我省汽车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已形成包括轿车、重中轻型载货汽车、改装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摩托车、农用运输车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截止2002年底,全省共有汽车工业生产企业近300家(其中整车企业11家,改装车企业53家,摩托车企业18家,农用车企业21家,规模以上的发动机及主要零部件企业近200家),职工20多万人,全行业总资产450亿元。2002年共生产汽车整车18万辆、改装汽车5万辆、摩托车78万辆、农用车188万辆,完成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其中汽车340亿元、零部件110亿元、摩托车30亿元、农用车120亿元),利税40亿元(其中利润22亿元)。全行业销售收入列上海、吉林、湖北之后,居第四位;除农用车,排在重庆、江苏、广东、辽宁之后,居全国第八位;在省内工业行业中,列轻工、石化、机械、纺织、电力、冶金之后,居第七位。

  (二)主要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省汽车工业已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和优势。

  1.重型汽车具有较强竞争能力。重汽集团主要生产15吨以上“斯太尔”重型汽车,具备年产3万辆的能力,2002年生产13047辆,占国内重型车市场的57%(其中15吨以上重型车占40%,20吨以上大吨位产品占80%)。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重型车产量达到7万辆,占国内重型车市场的23%。两企业已成为我国重型载货车生产骨干企业。

  2.轻型汽车发展潜力大。目前,我省拥有轻型汽车生产企业5家,分别是北汽福田诸城车辆厂、淄博汽车厂、烟台汽车厂、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其中荣成华泰主要生产轻型客车,其余4家主要生产轻型载货汽车)。2002年共生产轻型载货汽车9.8万辆,占全国的18%。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到2005年四轮农用车与轻型汽车标准并轨,届时我省部分四轮农用车生产能力将转移到轻型货车上来,使轻型载货汽车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全国轻型载货车主要生产省。

  3.轿车生产开始起步。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2003年开始批量生产“赛欧”轿车,当年计划生产3.4万辆。颐中汽车与一汽集团达成托管合作协议,获得厢式货车和两厢轿车4个型号产品生产权,具备年产3万辆的能力。山东黑豹开发的电动汽车低能耗、无污染,有一定发展潜力。

  4.改装车具有相对优势。我省改装车产量居全国第三位,产品包括集装箱运输车、冷藏保温车、罐式车、自卸车、特种车及半挂车等数百个品种(其中冷藏保温车、自卸车、军车等专用车和特种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一汽山东汽车改装厂、重汽集团青岛专用汽车厂、青岛特种汽车集团公司、齐鲁考格尔集团有限公司、济南红旗考格尔汽车有限公司、山东东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中通客车公司、泰安特种车厂等企业的产品产量占全省的44.5%,规模优势较为明显,是我省改装车行业的中坚力量。

  5.发动机技术水平较高。潍坊柴油机厂生产的斯太尔发动机,已达到欧Ⅱ排放标准,技术水平处国内领先地位,其240-420马力斯太尔发动机年生产能力5万台,2002年生产45214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5%。我省与韩国大宇合资建设的山东大宇发动机公司,已经具备年产30万台(套)1.3-1.6升轿车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产品技术和制造工艺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为轿车生产提供先进的发动机支持。

  6.部分汽车零部件市场占有率较高。我省汽车零部件产品中,产量居全国首位的21个,居第二位的5个,居第三位的5个,居第四位的4个,居第五位的5个(其中曲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气门37%,刹车片26%,活塞24%,连杆21%)。

  (三)存在问题。

  我省汽车工业发展具备了一定基础和优势,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缺乏统一规划。目前,我省汽车和农用车管理分散,缺乏整体规划,难以有效地指导和调控汽车行业结构调整、联合重组和优化资源配置。

  2.生产集中度低。我省汽车生产企业总资产仅是一汽的四分之一,11家整车企业中,除重汽集团96亿元,一汽青岛30亿元,其他企业多数在2亿元左右,企业规模普遍偏小。2002年平均每个企业仅生产整车1.7万辆。特别是改装车企业,产量超过1000辆的仅有15家,与汽车工业的经济规模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3.技术开发能力弱。全省汽车生产企业中仅有7家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占全省的3.2%。技术开发投入平均只占销售收入的1.1%,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研发人员仅占全部研发人员的18.8%,特别是掌握前沿技术、具有学术带头作用的高层次人才更少。核心技术主要依靠引进及消化吸收,还不具备整车自主开发能力。

  4.零部件配套能力不强。我省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数量多、生产规模小、产品技术水平低、缺乏国际标准认证,难以满足整车配套标准要求。特别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产品少。

  5.企业改革重组进展缓慢。目前,全省汽车工业总资产中国有资产占70%,国有企业占53%,国有企业中已改制的企业占41%,改制面明显偏低。包袱沉重、机制不活、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二、面临的形势

  (一)战略地位。汽车工业是一个战略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发展汽车工业能够有力拉动相关产业。据测算,到2005年我省汽车产量达到80万辆,需要钢材360万吨、铝7万吨、塑料10万吨、玻璃300万平方米、轮胎1200万条、橡胶配件4万吨、油漆4万吨,需要机械装备和配套电子元器件价值均在20亿元以上,总价值700亿元以上。按60%省内配套,可拉动我省相关工业增加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按50%的产品省内销售,可拉动维修、保险、基础设施建设等下游产业增加收入1500亿元以上。

  2.发展汽车工业能够有效增加财政收入。汽车工业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率,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九五”以来,我国每年在汽车生产和使用环节征收的各项税费在1200亿元以上,已经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发展汽车工业能够显著增加社会就业。汽车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就业人数之比为1∶10左右。据预测,到2005年,我省汽车工业提供的直接就业岗位将由目前的20多万人提高到30万人,2010年突破50万人;间接带来的社会就业,2005年将超过200万人,2010年将超过300万人。

  (二)发展趋势。当前,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有3个显著特点。1.联合重组步伐加快,大集团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世界汽车工业经过近10年的调整与重组,形成了以通用、福特、戴克、大众、丰田、日产6大集团主宰汽车市场的格局。为争夺快速成长和潜力巨大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各大集团与国内企业合资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内一汽、上汽、东风3大集团也展开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3大集团主导国内汽车市场的格局正在形成。

  2.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已把抢占技术制高点作为主攻方向,纷纷加大投入,提高技术开发能力,每年的技术开发费已达到销售收入的3-5%,数额高达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新产品推出速度成倍提高。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在汽车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普遍应用,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全面提升。

  3.零部件全球采购、模块化供货生产方式已成大势,生产要素配置日趋优化。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国际汽车工业广泛采用平台战略、零部件全球采购、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等方式,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扩大产品通用化程度,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

  (三)发展环境。我省汽车工业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加入WTO以后,国内汽车工业与国际接轨,进口的整车和零部件关税逐年下降,取消配额和许可证,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但也应该看到,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我省发展汽车工业的有利条件。

  1.国家汽车产业政策逐步与国际接轨,放宽省级政府合资项目审批权限,逐步由目录管理改为型式认证管理,为我省汽车工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2.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汽车需求日益增加。2002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2053万辆,我省为150万辆,按世界平均水平计算,应分别达到1.5亿辆和1000万辆以上。2002年全国生产汽车325万辆,专家预测,到2005年和2010年,将分别超过600万辆和1000万辆,发展潜力巨大。

  3.我省工业基础好,综合实力较强,与汽车工业相关的机械、电子、橡胶、石化、玻璃、塑料、冶金、有色金属等行业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

  4.我省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沿海地理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引进技术和吸引人才。

  5.道路交通发达,全省高速公路达到3000公里,居全国首位,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汽车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汽车工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03〕79号),瞄准世界汽车工业前沿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以优势产品为重点,推进联合重组、合资合作,整合资源,扩大优势,促进汽车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重型车,加快培育轿车,改进提升轻型车,配套推进零部件及原材料基地建设,培植一批具有山东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大集团,使全省形成布局合理、生产集中、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汽车产业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到2005年,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80万辆(其中重型车15万辆、轻型车50万辆、轿车15万辆),改装车8万辆,农用车220万辆;全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7%。到2010年,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70万辆(其中重型车25万辆、轻型车100万辆、轿车45万辆),改装车15万辆,农用车300万辆;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汽车工业成为我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实施汽车零部件“05803”工程(即到2005年,重型车、经济型轿车省内零部件配套率达到80%,汽车零部件和原材料3天内送达主机厂),满足整车生产需要。

  2.组织结构目标。到2005年,形成重型车以济南、青岛为主,轻型车以潍坊、淄博、聊城为主,轿车以烟台、青岛为主,大客车以聊城为主,轻型客车以威海为主,特种车以泰安、济南为主的8个整车生产区,生产集中度达到90%以上,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市地的改装车加快发展。培育形成重汽、东岳、一汽青岛等3--4家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围绕整车配套和出口,形成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泰安、滨州、莱芜8个零部件与粉末冶金材料生产供应和出口基地。培育形成滨州活塞、烟台首钢电装、天润曲轴、山东金麒麟、青岛汽车散热器、泰安华泰铝轮毂、济南汽配、明水汽配等8--10家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骨干企业。到2010年,8个整车生产区和8个零部件生产基地优势更加突出,大企业集团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基本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汽车与零部件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

  3.产品结构目标。轿车形成规模化生产,重型车、轻型车、特种车和农用车形成规模优势,汽车零部件产品形成较强的系统配套、模块化供货能力。拉动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适应汽车工业发展需要的基础原材料产品。到2005年,轿车、重型车、轻型车、特种车和农用车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30%、50%、20%、80%。高技术、高附加值零部件产品和为轿车及国际汽车市场供货的产品比例显著提高。到2010年,各种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轿车成为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重型车、轻型车和关键零部件成为国际知名的生产供应基地。

  4.技术结构目标。2005年,建成2--3个行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具备一定的整车自主开发能力;建成6?D?D8个国家和省级关键零部件开发中心,形成与整车同步的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汽车性能、质量水平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新型大中型客车和重型载货汽车推广使用防抱死装置(ABS)、电子控制系统、液力减速器等装置,产品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明显提高。轿车、载货汽车、客车达到欧Ⅱ排放标准,部分产品争取达到欧Ⅲ排放标准。到2010年,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各种汽车产品技术性能进一步提高,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汽车零部件行业普遍推行国际标准认证,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和水平普遍提高,为整车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三)基本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化方式推进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走国际化经营的路子,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快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竞争能力;坚持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加强核心技术保护;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扶持壮大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形成规模优势;坚持汽车工业与相关工业配套协调发展,推进汽车相关工业的调整,形成相关工业与汽车工业的协调与发展。

  四、发展重点

  根据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结合我省实际,立足巩固壮大优势,培植支柱产业,拉长汽车产业链,促进全省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重型车。进一步加大对重汽集团和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适应高速公路需要的重型车,提升大吨位重型车的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使其成为国内重型汽车研发、生产重要基地。支持中通客车加快发展高档豪华大客车,形成规模优势。

  重汽集团要发挥大功率重吨位车型和斯太尔发动机的优势,提高技术水平,拓宽产品领域,形成载货车、牵引车、越野车、工程用车、特种车、大客车等多品种系列化发展的产品格局,满足各行业、各领域、各层次的用户需求。以与瑞典沃尔沃卡车公司合作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扩大发动机和零部件出口,为国际大汽车集团配套,进入他们的全球采购体系。通过实施合资项目,形成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型汽车平台,利用沃尔沃技术改造第四代高档重型车,提升整个重汽集团的技术水平,把重汽集团建成国内乃至世界大吨位重型车的主要生产供应商。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要依靠和发挥一汽集团的技术和管理优势,研究探索促进一汽集团在山东及青岛全方位发展的新思路,加快一汽集团青岛技术分中心和汽车工业园建设,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要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在稳步发展中重型车的基础上,发展大吨位重型车和拓展改装车领域。充分利用解放和斯太尔两个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整车性能,开发新产品。

  中通客车要立足现有基础,在已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档次,扩大豪华大客车“博发”的生产能力,加快发展豪华型、绿色环保型公交旅游用客车和超低地板客车。尽快与国内外企业合资合作、联合重组,取得底盘生产资格,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轿车。从规划引导、改进服务、改善发展环境入手,支持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和颐中汽车加快发展轿车,支持山东黑豹加快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步伐。

  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要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推出新车型,建成国内主要的经济型轿车生产企业,逐步发展中高档轿车。贯彻落实原国家经贸委关于重组烟台车身公司、山东大宇发动机公司和山东大宇汽车零部件公司的批复精神,加快重组步伐,尽快盘活现有资产。

  颐中汽车要积极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一汽集团关于一汽集团与青岛颐中汽车合作问题的会谈纪要,加快双方合作进程,争取纳入一汽集团的发展规划,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在批量生产两厢式轿车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形成批量生产,使其成为我省另一个重要轿车生产企业。

  山东黑豹集团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的合作,加快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整车性能,尽快实现产业化。

  (三)轻型车。轻型车的发展要以中档为主,兼顾高档和低档,开发适合城乡市场需求的多功能车、专用车和客车,形成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

  北汽福田诸城车辆厂、淄博汽车厂、山东凯马汽车有限公司等现有轻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水平,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尽快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轻型汽车生产企业。

  荣成华泰汽车公司要加强与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的深层次合作,逐步由引进组装转变为合资生产,走国内汽车企业与国外大企业合资发展的成功之路,同时要加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力度,尽快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开拓国际市场。

  时风、巨力、五征、黑豹等四轮农用车企业,要抓住四轮农用车与轻型汽车并轨的机遇,向轻型载货汽车转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省内外汽车企业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将农用车企业的资本和市场优势与汽车企业的技术优势尽快结合起来,实现四轮农用车向汽车的转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我省轻型车资源,把轻型载货车做大做强。

  (四)特种车。引导和支持具有一定优势的改装车企业联合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充分利用省内汽车底盘资源优势,坚持“多品种、小批量”,大力发展高等级公路运输的半挂车、集装箱运输车、厢式运输车、工程施工车、城市环卫车、市政作业车、公路维护车、机场油田用车、医疗卫生用车和军用车等特种车和专用车,形成生产集中、特色突出、技术先进、用途广泛的产业格局。

  一汽山东汽车改装厂、重汽集团青岛专用汽车厂、齐鲁考格尔集团、山东东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专用汽车生产企业,要在巩固现有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开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专用车,形成技术优势。同时,积极开展联合重组,壮大企业实力,尽快发展成为生产规模大、产品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

  泰安特种车厂要尽快与省内外汽车生产企业联合重组,取得汽车生产资格,扩大生产规模,把特种车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规模优势。

  (五)农用车。我省农用车的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要坚持面向农村和小城镇,向多功能、高性能、高档次、安全、环保、节能方向发展。

  随着四轮农用车与汽车并轨,三轮农用车将成为农用车的主力车型,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以开发多功能车型为主,兼顾开发变型和专用车辆,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继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达到国家安全、环保、节能标准;进一步提高生产集中度,支持时风、巨力、双力、五征等重点企业发展成为技术开发能力强、生产规模大、营销网络广的骨干企业集团。

  (六)零部件。围绕整车配套,走“专、精、特、新”的路子。面向国内外市场,按照国际化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提高系统化配套、模块化供货能力。

  支持潍坊柴油机厂抓住国内重型车市场快速增长和大马力发动机需求量大的有利时机,搞好斯太尔发动机的升级换代,加快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动率发动机,扩大生产规模,使其发展成为我国重型汽车、工程机械、船舶发动机的生产基地。

  支持上汽通用加快对山东大宇发动机和零部件公司的重组,尽快完成工艺设备改造,发挥生产能力,形成规模化生产,配套支持我省轿车生产。

  支持滨州活塞、烟台首钢电装、天润曲轴、山东金麒麟、青岛汽车散热器、泰安华泰铝轮毂、济南汽配、明水汽配等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推行质量、安全、环保标准认证,实现国际化标准生产,取得国际市场认证,在巩固维修服务市场的基础上,扩大整车配套规模。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开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汽车电子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提高配套水平。

  (七)汽车原材料。围绕现代汽车生产需求,加快钢材、铝、橡胶、涂料、玻璃、塑料、内饰材料等相关原材料工业的改造提升,开发生产与汽车配套的产品,提高我省汽车工业的自我配套能力。

  冶金行业,以济钢、莱钢、青钢为主,加快开发生产汽车用薄板、中小型材、碳钢及合金钢产品;以山东铝业、南山集团、丛林集团为主,加快开发生产汽车用铝材。化工行业,以三角轮胎、成山轮胎为主,加快开发生产高质量、高性能汽车轮胎;引导有关企业加快开发生产车用油漆和其它相关产品。轻纺行业,组织引导有关企业加快开发生产车用塑料、内饰布、皮革等产品。机械装备行业,以济南机床一厂和济南二机床集团为主,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高水平的汽车工业生产装备。建材行业,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开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汽车玻璃和陶瓷产品。

  五、主要措施

  (一)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全省汽车工业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具体发展规划。冶金、机械、电子、纺织、化工、玻璃、橡胶等相关行业要围绕全省汽车工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本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快汽车原材料和配套产品的开发生产。各地要在全省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抓好规划项目落实,支持现有骨干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各重点企业要依据全省总体规划,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

  (二)加大资金投入。按照以企业为主、政府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投入。到2010年,8个整车生产区和8个零部件生产基地投资达到600亿元(其中整车投入达到350亿元,零部件投入达到250亿元),同时扶持相关配套工业发展投入200亿元。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改制为切入点,选择一批国有企业,将国有资产面向全社会转让,吸引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参与汽车工业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带动民间资金和外资的投入;以出让的国有资产出让金为资本,建立汽车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用于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项目贴息、担保和科技创新项目补助,引导企业加大自主投入;选择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向社会和外商推介,以银企联手、银团贷款的方式,积极利用银行贷款投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股票、债券,或与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直接融资。加大国际融资力度,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吸引国外大公司大集团与我省企业合资合作,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

  (三)加快技术进步。依托现有骨干企业技术中心,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单位的汽车专业科研力量,组建股份制汽车行业技术中心,形成对我省汽车工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提高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联合,加速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吸引国内外高水平汽车技术开发机构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推进高校汽车对口专业进入大企业集团或共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并逐步实行实验室开放,资源共享;加快人才培养,建立高中低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队伍。加强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哈工大威海分校汽车专业学科建设,增设硕士、博士点,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著名汽车大企业培训学习、考察交流,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要重视生产一线技工的培训工作,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实际操作经验、能适应汽车工业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工人队伍。

  (四)大力开拓市场。引导企业深入分析本企业的内外部条件,制定营销战略,研究市场,找准定位,有步骤、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内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车型、新品种的研究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交易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科技手段开拓汽车市场,加速汽车传统贸易方式向电子化、网络化方式转变,降低营销成本,增强竞争力。学习海尔理念,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在练好内功、增加品种、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强势品牌形象,把山东的重型车、轻型车和轿车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品牌。

  (五)积极推进改革重组。大力推进企业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律,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按照政府调控、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力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优化增量,盘活存量。集中省属汽车工业国有资产,组建省汽车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实行授权经营,吸收其它资本参股,提高我省汽车工业整体实力。鼓励省内企业靠大、靠强,加快发展;支持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充分利用省内已有的资产和生产目录等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加快汽车工业园区建设,树立园区品牌形象,吸引国内外配套企业进园发展。

  (六)加强组织领导。省里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对发展汽车工业的领导,研究、协调、解决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具体负责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工业结构调整,监控经济运行情况,协调地市间、行业间及企业间的关系,指导企业改革重组、合资合作、投资融资、科技进步及信息交流等。各级、各部门要围绕把汽车工业培植成支柱产业制定工作措施,确保国家和省里出台的鼓励企业投资、开发、出口等政策的落实,对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加强汽车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设,广泛吸纳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全省汽车工业发展服务。

编辑:mgerxz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