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亮出全场景智慧用电“黑科技”
近日,在青岛地铁9号线一期2标段03工区,青岛地铁组织的一场安全创新成果观摩交流活动中,9号线亮出了一套智慧用电“黑科技”。这项技术破题了施工现场传统的临时用电管理模式短板,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从手动化、人工化,革新为智能化、平台化,实现“上位远程监测+下位智能控制”的全新用电模式,可在电脑端、手机端实时监控预警,将数字化平台等新质生产力应用在施工现场用电业务,全力护航地铁建设。[详细]
近日,在青岛地铁9号线一期2标段03工区,青岛地铁组织的一场安全创新成果观摩交流活动中,9号线亮出了一套智慧用电“黑科技”。这项技术破题了施工现场传统的临时用电管理模式短板,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从手动化、人工化,革新为智能化、平台化,实现“上位远程监测+下位智能控制”的全新用电模式,可在电脑端、手机端实时监控预警,将数字化平台等新质生产力应用在施工现场用电业务,全力护航地铁建设。[详细]
今年,潍坊市把动力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元宇宙)、食品加工、汽车制造、高端铝材、纺织服装、智能农机、现代医药共9条产业链,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把工业母机、磁技术、新型储能3条产业链,作为全市重点培育的产业链;共同构成当前潍坊市重点打造、全力推动的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同时,谋划布局了N个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构建形成了“9+3+N”产业体系。[详细]
今年,山东印发《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引领产业能级跃升。构建使命导向、应用牵引的实验室体系,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建设2到3家省实验室。[详细]
起步区将目光聚焦到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方向,持续导入落地龙头企业,加快上下游配套招商,产业链集群日益壮大,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落地了智能车、氢能源、光伏太阳能等方面的领军项目,初步形成了链条集聚效应。[详细]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山东等地区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10名。[详细]
9月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将于9月10日—11日在济宁市举办,大会主题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详细]
当今,数字经济已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和“顶流”,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简称“数转智改”)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详细]
这是一场规格层次高的大会,来自数字经济领域顶尖院士专家、行业精英、智库机构等参会,共话产业新趋势、共研融合新路径、共谋行业新发展;[详细]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支撑;让新质生产力加速涌现,就必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详细]
8月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发布会,介绍山东完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三年行动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山东构建“AI+大数据+人工”的闭环防控体系,事前重预防,通过上门见面、人工电话、智能语音、短信提醒等不同方式,分级分类预警劝阻158.7万人次,上门劝阻102.7万人次,预警后被骗率0.07%;事中强阻断,建设完善诈骗信息监测模型,拦截诈骗电话、短信、APP、网址4061万次,阻断访问946.7亿次;事后有措施,完善涉案资金紧急处置机制,千方百计保护受害人账户,避免群众损失23.3亿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