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在荣成商运,山东新能源有多“硬核”
12月6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的示范项目——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后,在荣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详细]
12月6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的示范项目——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后,在荣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详细]
当日上午,“乘风破浪·扬帆出海”国金汽车海外订单批量启运仪式在青岛港举行。这标志着山东省最大规模的一次本土新能源车批量出海行动正式开启,也标志着淄博市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开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详细]
至此,在山东半岛南,国家电投山东能源已先后建成山东半岛南3号、半岛南V场址、半岛南U1场址一期共三个海上风电项目,成功实现“三年三投”。国家电投山东能源半岛南海上风电在运规模达125万千瓦,成为山东省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详细]
11月28日,菏泽市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详细]
近年来,滨州市沾化区紧紧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双碳战略,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目前,沾化区已落户新能源项目24个,总装机容量465.59万千瓦,规划布局新能源项目22个,总装机容量685万千瓦。[详细]
德州市庆云县抢抓风口机遇,竞速钠离子电池“新赛道”,从应用端进行突破,通过构建上下游产业链条,扩大和稳定整体产业链,致力于打造成为京津冀锂钠电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新高地。[详细]
11月27日,新能源车辆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车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交流会在德州天衢新区开幕。[详细]
11月27日,新能源车辆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车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交流会在德州天衢新区开幕。[详细]
近日,“海洋新能源创新联盟”共建活动在青岛举行。该联盟旨在汇聚各方力量,破解海上新能源行业发展难题,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局长杜继鹏、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学军、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参加活动并致辞。[详细]
11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海阳核电在给烟台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了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将核能零碳供热的海阳方案有效复制到乳山,开启核能“双城”供热新纪元。此工程可覆盖乳山主城区630万平方米,预计可替代原煤消耗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暖面积合计达1250万平方米,可满足约40万人口的冬季清洁取暖需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