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23家企业进入中国棉纺织行业营业收入百强,数量全国第一,其中魏桥纺织位列首位;青岛啤酒、张裕葡萄酒分别是国内啤酒、葡萄酒第一品牌;金锣肉类制品年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同行业第一、全国第二;晨鸣、华泰、太阳、博汇、亚泰森博(山东)、世纪阳光6家企业进入中国造纸20强;海尔连续13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位,海信电视机出货量居国内市场第一、全球第三,歌尔中高端VR产品占全球市场的70%以上。
山东现代轻工纺织产业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造纸、智能家电、家具等行业,这些也是山东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产业规模大、基础好、优势突出。
食品产业规模总量及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一,纺织服装产业涵盖了从前端纺织、中间印染到终端的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所有细分门类;造纸产业涵盖了上游制浆、中游造纸和下游纸制品三个完整环节,营业收入长期居全国前列;智能家电整机制造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家具产品品类丰富、配套也较齐全。
山东将在现代轻纺产业打造30家左右百亿规模知名品牌企业和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高效、融合、畅通的优良产业生态。
山东省现代轻工纺织产业主要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造纸、智能家电、家具等行业,涉及到衣、食、住、用等多个领域,是山东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
推动现代轻工纺织产业提质增效,肉类制品、精制花生油、啤酒、机制纸及纸板、纱、电视等产量保持全国前三。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2024年,现代轻工纺织产业规模迈上2万亿元台阶;到2025年,培育4个世界知名的千亿级产业集群、6个国内知名的500亿级产业集群。
突破功能纤维产品、产业用纺织品、无水少水印染、绿色制浆及浆纤一体化产业化等技术,研制圆纬针织机、数码喷墨印花机等装备。
开发高档特种纸、特种纤维溶解浆等,研究纸与纸基新材料、木质化生物质资源绿色应用、生物可降解分子改造与应用等技术,推进生物工艺在造纸和纸制品等领域产业化应用。
突破家庭智能感知、交互、控制等技术,发展超高清核心部件和基础材料,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家电产品深度融合,开发高端新型智能家电和特殊用途家电。
突破营养稳态化靶向递送、风味品质修饰、典型危害物控制、加工工艺适应性改造等技术,推动特医食品、功能食品等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软件、计算机及外设和智能家电4条产业链。引育一批“填空式”企业。推动龙头整机企业开放市场链、供应链、创新链,发挥市场规模和品牌优势,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一批“强基性”项目。推动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市集成电路晶圆制造、高端封测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提升产能规模、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从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等方面加强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积极推广先进节水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培育绿色工厂,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加大现代轻工纺织产业企业家、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五支队伍”建设力度,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建设人才引领型企业。布局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行业特色学院,推广现场工程师等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齐鲁首席技师和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增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供给。每年聚焦20个左右工种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培育40名左右“山东轻纺工匠”,带动更多职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
大力培育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雁阵形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省级重点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群、强县、强镇、基地;建设青岛市为主体,济南、烟台等市为支撑的全省智能家电制造基地;引导家具产业集群集约集聚联动发展;打造研发创意及品牌运营、新型纤维材料、高端研发制造、智能绿色印染、时尚家纺服装、高端产业用纺织品等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每年打造3家左右主业突出、产业带动作用强的领航企业;做优做精特色企业,每年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50家、10家左右,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
支持企业参加国内知名展会展洽活动,巩固扩大市场份额。实施“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市场开拓行动,聚焦重点出口商品和市场,“一业一策”“一国一策”制定市场开拓计划,稳住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更大力度拓展东盟、中亚、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开展“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培育行动,利用跨境电商等新载体拓展国际市场。
引导企业加快发展协同制造、共享制造、服务制造、众包众创等新模式,推动服装、家具等行业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实现供需高效对接和精准交付。推动振兴鲁锦产业,壮大汉服产业,开辟中华传统服饰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搭建预制菜产业创新智库和平台,加快地方特色食品预制化、工业化发展,放大预制菜产业集聚效应。鼓励企业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
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在现代轻工纺织领域培育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和制造业高端品牌企业,每年遴选推广一批“山东制造·齐鲁精品”,助力企业品牌建设和产品营销。开展“山东制造·品牌故事”展播、“山东制造·品牌交流”活动,打造“山东新轻纺”公共品牌,提升“齐鲁美酒”等品牌影响力。到2025年,累计培育100个数字“三品”企业。
实施质量强链工程,推动纺织服装等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头部企业、配套企业纳入共同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升现代轻工纺织产品的舒适性、安全性、功能性。支持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制修订,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选树一批质量标杆企业,带动一批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突破提升。
积极发展智能仿生、抗菌除螨、红外理疗、吸湿快干、阻燃隔热、凉感暖感、防霉防污等新型纺织服装制品。编制发布全省特色优质食品目录,加快发展预制菜、特膳食品、老年食品、营养健康食品、传统特色食品等细分领域。开发纸基功能材料,发展高档文化纸、特种纸及纸板、中高档包装纸及纸板、高档生活用纸、代塑纸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型、网络智能型、舒适健康型家电产品,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实现家电产品智能控制、互联互通。推动新中式家具、软体家具、高端定制、功能化家具等创新发展。
研究出台山东省酒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深入实施“三品”行动,每年培育一批省级数字“三品”县(市、区)和示范企业,支持争创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和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平台)。支持举办“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纺织服装分赛、校服设计大赛、家具设计大赛等赛事活动,大力培育优秀设计师,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注重创意、重视设计的良好氛围,推动产业时尚化发展。
保障棉花等大宗资源商品进口,支持轻工纺织产业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扩大进口,加强技贸措施研究,力促外贸保稳提质。加强金融支撑,创新丰富契合轻工纺织产业生产经营特点的金融产品,强化重点项目融资对接,力争到2025年,全省轻工纺织产业贷款规模突破4500亿元。
用好用活各类财政扶持资金,通过技术改造设备奖补、“技改专项贷”贴息、股权投资等形式,支持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支持产业链发展促进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广泛开展产业链活动,对推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促进上下游整合配套等方面支撑服务成效明显的,择优予以奖励支持。支持企业参加纺织服装、家具、造纸等国际国内知名行业性展会,扩大品牌影响力。
深入实施“链长制”推进机制,强化横向协同和纵向联动,认真研究谋划产业重点方向、重点工作、重大措施,协调解决重点事项,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强化“机制网”和“资金流”建设。
今年以来,冠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深化技术改造,扶持企业运用新技术、新思维、新业态等,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全面增强企业竞争力。聚焦智能制造,他们从重点企业入手,分行业、分领域,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推进产业提能提效。
近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近年来,聊城市陆续出台助力轻工纺织产业数字化转型、提质升级等相关政策,引导企业运用数智技术进行管理升级、流程再造、场景创新,推动轻工纺织产业提质升级。
山东建成了95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工作站。它们依托县(市、区)商务部门、产业园区或龙头企业组建,作为服务枢纽和决策支点,扎根县域经济腹地,通过整合资源、制定规划、搭建载体、培育主体等方式,让“跨境电商+产业带”拧在一起发展。
一张导电布蕴含多少“能量”?在菏泽市定陶区山东天厚5G新材料产业园可以找到答案。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