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机器人生态产业链,让“淄博造”遍地开花
市场需求推动生产供应,截至目前,淄博拥有机器人产业重点企业13家,主要涉及关键零部件生产、机器人本体生产、机器人集成等细分领域,为自动化、便利化生产生活提供有力支撑。[详细]
市场需求推动生产供应,截至目前,淄博拥有机器人产业重点企业13家,主要涉及关键零部件生产、机器人本体生产、机器人集成等细分领域,为自动化、便利化生产生活提供有力支撑。[详细]
列车悬空飞驰,科幻感拉满。5月11日,国内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光谷光子号”在武汉试乘开跑,给乘客带来“人在天上跑,景在地上追”的梦幻体验。作为国内首条即将开通运营的空轨线路,“光谷光子号”可穿梭城市“飞行”。这样极具科技感的列车其实出自“青岛制造”,而制造商正是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详细]
无论产业规模如何巨大,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就谈不上“先进”,更难以长期应对市场竞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是德州轻量化院肩负的时代责任,也是复合材料先进制造技术创新高地,助力德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详细]
5月12日,由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石油化工设备管理协会主办的“2023第七届中国(淄博)通用机械展览会暨化工技术装备展览会”在淄博会展中开展。[详细]
寻找碳纤维产业链空白点开展以商招商、建设高标准厂房、搭建国家—省—市三级实验室体系……从威海拓展纤维一枝独秀到60多家相关企业、项目平台入驻,临港区依托“龙头”起舞,聚势强链,重点打造的碳纤维产业园加快“建圈强链”,强势崛起“装备制造—原丝—碳纤维—织物—预浸料—碳纤维制品—检测分析—回收再利用”碳纤维全产业链。[详细]
近日,济宁市召开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济宁“231”先进制造业集群去年实现营收3870亿元,继续攀登进阶。[详细]
春夏之交,济南黄河两岸草木蔓发,生机盎然。位于黄河岸边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内,一场同样勃发着产业生机的恳谈会如期举行。[详细]
4月25日,远景乳山零碳产业园一片繁忙,厂房地面已完成硬化,一期项目预计5月下旬正式投产。放眼整个山东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明阳智能、远景能源等6个装备制造项目全部开工,乳山也将迎来海上风电项目集中投产期,预计到今年年底产值可达100亿元。[详细]
4月9日,济宁市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大会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在兖州区中欧国际合作产业园创享中心举行。[详细]
4月3日,山东省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宁举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