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新旧动能引领示范,突破六大产业

来源:齐鲁壹点·海报新闻2019-05-30 15:50

   近年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发展新动能。以“发展高科技、聚集新产业、培育新动能”为核心,牢牢把握“三次创业”使命担当、“三区共建”战略方向,“三大变革”基本路径,高标准打造“一区十园”,集中突破“六大产业”,加速推进产城融合。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地位,打造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增长极。

39.jpg

突出优势企业

培育内生新动能

  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要求,高新区聚焦优势企业,在扶优扶强上精准发力,建立梯度企业培育机制。建立企业梯队培育目录,一企一策,培育一批瞪羚、单项冠军和独角兽企业,形成强企领航、梯次跟进的企业发展格局。

  同时,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快实施以机器换人、企业上云为核心的企业技改振兴工程,建设智能化示范工程,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重点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强力推进提质增效创品牌,弘扬老品牌,做强大品牌,培植特色品牌,打造百年品牌,推动品牌优势向价值优势转变。

  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实施企业上市融资倍增、金融资本高地聚集、助力企业融资破解、防控金融风险化解、金融监管服务提升“五大计划”,发挥过桥、产业基金的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力争到2022年,培育销售收入过千亿企业1家、过五百亿企业2家、过百亿企业4家、过50亿企业5家、过10亿企业20家,形成“头雁引领、雁阵跟进、群雁齐飞”的格局。

40.jpg

突出创新驱动

发展增强新动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建成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骨干企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山推、如意、辰欣等大型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共性技术公共研发平台,支持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开放式运营,实施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建设科技创新重大平台体系。面向科技前沿和高新区战略发展需求,围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产学研基地、大学科技园为依托,强化与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工信部电子五所、山东大学、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健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为依托,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强化知识产权布局和运营,释放知识产权市场价值。

  同时,完善科技企业创业孵化体系。提高产学研基地、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以及各类众创空间的孵化服务能力,构筑“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孵化链条,提高孵化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企业毕业率。

41.jpg

突出体制机制

创新激发新动能

  以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建设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建立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通过强力攻坚一区十园、创新要素配置机制、改革管理服务体制、强化“放管服”改革等方式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新动能。

  在强力攻坚一区十园上,充分发挥园区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主力军、主战场、主阵地作用,以实行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园区为目标,建设基础设施完备、项目承载能力强、服务配套体系健全的专业园区。在创新要素配置机制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处置“僵尸企业”,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建立工业用地弹性供地机制等新模式,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改革管理服务体制上,优化组织架构,推行“大部制”管理,形成“大建设”“大经济”“大执法”“大社会管理”“大服务”“大招商”等管理机制。同时,强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做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完善容缺受理、“多评合一”等审批机制,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面实施“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清单制度,全力打造审批效率最高、审批事项最少、政务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

健全保障机制

支撑新动能发展

  新旧动能是推动传统产业换发新活力、新兴产业成就新引擎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新区通过强化组织、人才、政策、产城融合等方面健全保障机制,支撑新动能发展。

  在强化组织实施保障方面,成立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引领区建设和发展;深化“亩均论英雄”理念,建立符合高新区实际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创新绿色发展机制,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同时,强化人才支撑保障。以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把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加速聚集高层次创新团队、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等,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依托大学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合作基地等平台,吸引更多海内外创新人才;依托济宁技师学院等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工学一体双元制培养模式。

  在强化产城融合保障上,推进海川路两侧开发建设,形成核心城市主轴;建设西浦路产业发展轴;实施“引泗入蓼”计划,加快河湖水系贯通;突破智慧社区、智慧校区、智慧厂区建设,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营造普惠化的智慧生态。  

  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先后出台了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创新鼓励、退城进园、成立基金等系列支持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强化项目带动保障。把重大项目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和内生动力,每年策划论证、筛选确定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项目,为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到2022年,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将在质量效益、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新旧动能迭代更替新格局,全面形成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纺织服装三个“千亿级”和信息产业、医养健康、新材料三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将高新区建设成为济宁产业发展的先导核心、科技创新的战略支点、改革创新的示范样板,全面提升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担当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增长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吴增强 记者 孔茜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2 山东省人民政府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