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以产业升级助力以海兴鲁之路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2024-04-09 10:05

  海洋蕴藏着丰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空间。山东省海洋经济规模大,产业门类全,在全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海洋强国建设加快推进,国内外海洋开发竞争加剧,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山东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的必然要求。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重要意义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坚强支撑。海洋产业作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经济活动,能够为海洋强国经济、政治、科技、生态环境等方面目标提供实现手段。山东省应紧紧围绕海洋强国建设要求,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作为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经略海洋能力,在国家海洋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将释放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内容。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作为区域经济向海发展的产业载体,有利于促进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前,向海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共识,沿海地区对海洋的重视程度提升,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正积极推动海洋强省建设,大力汇聚海洋经济要素和创新资源。山东应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海洋与区域经济要素深度融合、涉海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海洋优势,走出一条向海图强、以海兴鲁之路。

  山东海洋产业发展的成果与空间

  近年来,山东持续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6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8.6%,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在全国沿海省级行政区中排第二位。其中,15个海洋产业全部实现正增长。二是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93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165.2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201.9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5.7%、44.0%和50.3%,海洋第二产业占比明显提升。三是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海洋渔业方面,开发建造了全国第一艘大型养殖工船,深远海网箱养殖最大深度、离岸距离均列全国第一。海洋矿业方面,拥有全国唯一的海底煤矿、海底金矿,形成了独创性技术体系。海洋化工业方面,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海藻化工基地和溴素生产基地,海藻化工、海盐化工综合利用水平全球领先。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方面,相继开发了我国一系列海洋新药,并有一批新药处于临床/临床前试验阶段,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海洋原创新药研发基地。船舶和海洋装备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了深海采矿船、液氢(氨)运输船等高技术船舶设计建造能力,建设世界领先的现代船舶海工基地。

  但山东海洋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开发方式来看,资源依赖型发展特征仍比较明显,初级产品开发仍在海洋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若干海洋产业受资源、空间、环境约束日趋严重。二是从空间布局来看,海洋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近岸海域,发展空间不平衡问题仍十分突出。海洋产业高度集中于近岸、内湾海域的空间格局仍未改变。三是从发展动力来看,主要海洋产业仍属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创新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传统海洋产业占比过高的问题仍未解决,海洋新兴产业虽发展较快,但产业体量仍然偏小,战略性海洋资源开发进程偏慢。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落实“大食物观”,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发挥山东海洋渔业大省的优势,在国家食物供给安全、种子安全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一是打造我国北方海水种业中心,发展温带优质海水种苗繁育业,支撑北方海水养殖高质量发展。二是培育深远海三文鱼养殖全产业链,利用黄海冷水团独特资源,开发万吨级产能,打造千亿级产业链,建设全国规模最大优质冷水鱼生产基地。三是建设全国规模最大、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的海洋牧场集群,开发高价值水产品底播、游钓、潜水、渔业观光等产业,打造渔旅融合发展样板。四是以磷虾精深加工为重点,培育磷虾捕捞-精深加工-销售产业链,积极拓展其他远洋渔业新资源开发新业态,打造远洋渔业新资源高值化开发利用基地。

  围绕海洋新资源开发培育产业增长点。围绕深远海资源开发关键核心技术,以先进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为重点,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向深海远洋拓展。一是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重点在海水淡化装备、关键部件、关键材料研发以及海水淡化产业示范应用两个环节发力,积极培育和引进相关企业。二是可燃冰开发。加大可燃冰开发技术装备支持力度,积极引进相关科研院所,吸引和支持中海油集团在鲁设立可燃冰开发机构。三是深海采矿。以高校科研院所、海工企业为合作载体,加强与五矿集团、中车集团等优势企业的联系,密切关注产业化进展,争取相关装备设计、建造企业在鲁落地生根。四是海洋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大海上风电场建设力度,推动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区域拓展。积极推动海洋能技术产业应用,扩大试验示范规模。

  推动海洋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深水、绿色、智能为方向,推进海洋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一是深水、极区油气装备。依托中船、中海油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龙头企业,重点做好深远海油气、极地油气勘探开发装备制造,并逐步推动从装备制造向研发设计领域拓展。二是绿色船舶。支持驻鲁造船企业加强绿色船型研发、绿色动力技术、绿色配套设备研发生产,打造我国海洋绿色船舶工业的重要基地。三是高技术渔业装备。以高性能渔船、远洋渔业综合补给船、深远海养殖装备、先进渔机渔具、渔业资源勘探装备为重点,打造支撑“深蓝渔业”发展的装备制造基地。四是海洋智能装备。以无人船、水下自治式潜水器、水下滑翔机、波浪滑行器、智能浮标为重点,支持大学科研院所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探索鼓励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良好机制,培育一批海洋智能装备创新型企业。五是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培育壮大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支持一批系统临床前、临床阶段海洋新药开发上市。探索建立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研成果协同转化机制,降低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知识产权转让的交易成本。

  做大做强现代海洋服务业。推动海洋服务业转型发展,培育海洋现代服务新业态。一是高端航运服务业。以青岛、烟台为支点,以货物、旅客运输和港口作业为基础,扩大现有航运服务业规模。大力推动海事保险、海事仲裁、航运交易、航运价格衍生品、船舶登记、航运经纪、保险公估、人才培养等高端服务业,招引和支持国际航运组织和航运专业机构在鲁设立分支机构。二是海洋旅游新业态。进一步发掘海洋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色,开发文化体验项目和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海洋旅游与民宿、餐饮、博物、艺术品拍卖等文化业态的融合。发展海上运动和滨海医养健康产业,培育渔旅融合、海洋工业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提高海洋旅游业质量和效益。三是海洋信息服务业。推动建立海洋大数据中心,实现多源海洋信息的集合和处理。建立海洋信息分级制度,探索高效、安全的海洋数据共享机制,支持各类经济主体利用公共海洋信息开发信息服务产品,培育海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型企业。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经略海洋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2 山东省人民政府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