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海关打通“稳规模优结构”最后一公里
2023年,德州海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打通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最后一公里。2023年,德州市进出口实现698.5亿元,同比增长15.2%,较全省增速高13.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详细]
2023年,德州海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打通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最后一公里。2023年,德州市进出口实现698.5亿元,同比增长15.2%,较全省增速高13.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详细]
发挥技能竞赛示范引领作用。聚焦重点产业链,我市编制了“技能兴德”职业竞赛目录清单,印发《德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试行办法》,通过技能大赛充分选育人才。[详细]
2024年,德州市外办聚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巩固扩大对外合作领域,提升对外合作成效,全面推动外事工作在新起点创新发展。[详细]
德州作为全省地热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开发利用工作起步早,并始终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我市抢抓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省级试点机遇,全力打造应用广泛、产业配套的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为打造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装备制造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德州模式”奠定良好基础。[详细]
农产品直供、项目共建、合作互动……近年来,德州与京津冀地区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愈加紧密。[详细]
天衢新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聚力建设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加快实施“制造业智能改造计划”,全力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全区有涉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企业9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43家,去年营收总额超百亿元,12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营收73.04亿元,占全市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比重的41%。[详细]
作为全省唯一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德州被赋予“劳动力输送基地”的功能定位。10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技工院校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搭建供需对接合作平台,全力抓好高素质劳动力培训输送基地建设,越来越多的“王客序”从德州走进了京津冀。[详细]
日前,在德州市陵城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会议上,印发了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陵城区招商引资扛旗出征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吹响了全区招商引资的奋进号角。《方案》明确了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思路、任务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等内容,旨在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奋力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详细]
创新是第一动力,更是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回顾德州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靠的正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持续创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