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来源: 济宁新闻网2024-02-28 10:50:09
近年来,泗水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准聚焦老年群体需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方式,不断丰富为老助老服务内容,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全县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建立长效式养老服务工作机制
一是强力推进养老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事业,连续5年纳入县政府民生实事和重点工作,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制定《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医养结合工作推进专班研究并推动解决养老服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完善基本养老服务设施。设立养老服务专项资金,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优化调整医疗养老资源布局,制定医养结合费用减免、审批登记等扶持政策,推动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总体部署。
三是用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制定印发《关于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养老职责的批复》等文件,推动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破解传统事业单位举办方单一化、用人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制定印发《泗水县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登记监管办法(试行)》,助力县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县康复医院等机构发展,为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探索县乡村三级医养结合体系
一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直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建设运营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医养院、县人民医院医养中心2个项目,新增床位815张,涵盖生活照护、医疗服务、康复保健、临终关怀等项目。其中,县人民医院医养中心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托养服务。县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在老年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中西并重、防治结合的医养服务,开展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建设。
二是镇街卫生院与养老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13处镇街卫生院在属地敬老院增设门诊,建立医养结合联系制度,加快卫生院、敬老院“两院一体”建设步伐,提供“嵌入式”医疗服务。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县13处敬老院均达到国家二级以上养老机构标准,并依托敬老院建设农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三是村卫生室牵手幸福院探索农村医养新模式。以苗馆镇隈泉村为试点,将村卫生室和村幸福院统筹规划、毗邻建设,为村内留守老人提供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走出了一条“村卫生室+幸福院”农村医养新模式,相关做法被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目前已建设“幸福院+周转房”200套,运营农村幸福院59处。同时,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家庭延伸,由医疗护理人员定期上门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
构建多元化为老助老服务格局
一是提升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实施“幸福来敲门”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社会化照护服务项目,针对不同自理能力情况开展基本生活照料、上门探视、清洁庭院、健康查体、心理辅导等服务,2023年,居家护理服务人次达到2.2万,实现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服务全覆盖。支持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设,打造万紫水印认知症照护中心,推进养老机构公办民营,在部分敬老院探索实行委托经营,不断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二是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均开设安宁疗护服务病房,由医护人员为临终患者提供帮助。所有医疗机构对老年患者免收普通和专家门诊挂号费,开通就医绿色通道,提供急诊服务、门诊服务、预约就诊、预约检查和住院服务等一站式服务。2批次17家医疗机构成功创建济宁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三是探索助老食堂运营模式。以圣水峪镇小城子村为试点,采取“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个人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管理运营,解决困难老年人“一餐热饭”难题,打造了一条可持续的“助老食堂”运营模式。此外,不断拓展“助老食堂”的服务功能,整合添加健康义诊、儒学讲堂、便民服务、休闲娱乐等内容。
四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环境。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改善家庭居住条件。开展农村留守老人每月“遍访”,帮助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全面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金庄镇戈山厂村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