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引擎”活力澎湃,“海洋高地”加速形成
青岛市,即墨区,鳌山湾。元旦以来,工作人员忙碌于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现场,加快利用拖船将光伏板运送到海上吊装。[详细]
青岛市,即墨区,鳌山湾。元旦以来,工作人员忙碌于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现场,加快利用拖船将光伏板运送到海上吊装。[详细]
BG136在国际上首次将来自海藻的糖类药物应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从南极海茸中提取的倍他葡聚糖与免疫细胞表面糖受体结合,可以靶向激活机体先天免疫系统,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详细]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将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持续推进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为此,山东省编制并实施了一系列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包括《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现代海洋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等,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撑。这些规划明确了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路径,并配套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为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详细]
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青岛建设现代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力点,也是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突破口,必须健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数字经济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增强城市综合枢纽能级,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国家级“蓝色粮仓”发展典范、全球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全国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样板,加快提升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实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岛新篇章”提供重要支撑。[详细]
在聚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青岛市还抢先布局未来产业:总投资11亿元的清原海洋生物基因编辑研发及应用项目开工建设;率先出台《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发布海洋领域AI大模型——“瀚海星云”和“问海”。[详细]
山东锚定“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目标,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去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6%,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位;2020年以来,整治修复岸线54公里,修复滨海湿地1.19万公顷,建成国家级美丽海湾4个。[详细]
近年来,山东依海而生、向海而兴,蓝色经济发展迅猛,一众有着蓝色底蕴的科技成果从大海中孕育而生,引领了多个领域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详细]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加快推进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助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详细]
科研成果的深度转化,助力海洋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青岛市发力构建“4+2+4”海洋产业体系,聚焦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十大产业,塑造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详细]
《青岛市深入实施“海创计划”加快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是以青岛市2021年出台的《实施“海创计划”加快推进涉海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举措》,即“海创计划1.0”为基础,研究制定的“海创计划2.0”版本。《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发展的8大产业,包括海洋信息、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航运、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现代海洋渔业、海水淡化与海洋能6大优势产业,以及海洋物联网、深海开发2大未来产业,明确重点突破的24个方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