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鼓励济南、青岛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突出示范引领,培育一批重大数字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高地,带动全省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引导鲁西、鲁南等地区结合乡村振兴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推进曲阜、淄潍、泰山、崂山昆嵛山四大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片区和沂蒙、胶东、渤海、鲁西四大红色文化片区规划建设。围绕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深化重大文化片区建设,推进“山东文脉”“海岱考古”、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等重点工程,加强泰山、“三孔”等世界遗产保护利用,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青岛老城区申遗,丰富提升“礼出东方”“稷下学宫”等文化标识。到2025年,基本形成“东西地区相得益彰,城乡文化产业互补提升,八大文化片区引领示范”的全域文化产业均衡发展新布局。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弘扬墨子文化创新精神和鲁班文化工匠精神,传承创新齐鲁文化,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支持创建建筑设计创新平台、时尚服装设计创新创业平台等;鼓励创建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影视文化消费先行体验区。
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3257家,较上年增加331家,增长11.3%,企业数量创近年来新高。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的企业12家,超过十亿元的企业达到78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全省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668.7亿元,增长5.7%,增速比全国高4.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规模占全国的5.9%。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规模达到111.3万人,增长3.6%。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63.6亿元,增长达9.0%。
近日,山东召开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会上提到,要聚焦重点领域,加快推动消费扩容升级。聚力实施服务消费提质工程,突出发展旅游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健康消费、餐饮消费,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会上还提到,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擦亮“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持续提升消费品质。
近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济南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实施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建好“齐鲁文化大模型”,推进一批文化展示体验项目。
从“新春战袍”菏泽马面裙,到“万物可上天”的潍坊风筝,再到凭热播剧《国色芳华》又一次站到聚光灯下的菏泽牡丹……近年来,山东越来越多的城市凭借自身特色走红,这些城市依托“文创+”融合地方特色,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2024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情况。本届博览会将于12月27日至12月30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博览会不仅要让创意与技艺、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助力工艺美术创新传承,其间还将策划举办多场高质量供需对接活动,切实提升展会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