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发布人才工作“三年突破”实施方案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2022-11-22 09:31:31

近日,《济南高新区人才工作“三年突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推出27项行动指南和具体措施,助推高新区人才工作在目前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和提升。

坚持四个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与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定位相符合、与强省会战略相适应、与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相匹配的“大人才”发展格局,力争全区人才总量突破45万人,新增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60人、海外人才1400人、青年人才12万人,新增教育、卫生、乡村振兴、社会工作和高技能人才2万人。

同时,人才载体实现新突破,力争新增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市级及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类平台载体700个;“济高人才”品牌更为彰显,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国家级金字招牌持续做强;人才经费投入稳定、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成型,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产、城、人”高度融合的新标杆。

构建五大人才工作机制

市场主导的评价机制。发挥市场主体在人才评价中的基础作用和主导作用,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将薪酬待遇、价值创造、紧缺指数等市场化指标作为人才评价要素。

市场参与的赋能机制。鼓励支持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围绕人才企业需求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提升人才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质量。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引才,提高引才绩效。深入实施以赛引才、以才引才模式,吸引优质人才和项目到济南高新区创新创业。坚持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智相结合,鼓励以项目攻关、短期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

立体多元的育才机制。深入实施国家、省、市各级重大人才工程,形成高端科技人才合作培育机制。持续加大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建设力度,发挥平台聚才效应。定期发布重点人才引进需求目录,开展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家技术人员专项培训。

科学有效的用才机制。组织企业梳理产业“卡脖子”技术清单,实施完善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军令状”等人才使用机制,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和重大应急攻关项目推进实施“赛马制”。

容错免责的保障机制。探索人才工作宽容免责机制,制定人才工作容错纠错负面清单,完善人才工作容错纠错程序,突出正向引导,健全包括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等在内的科研诚信体系,建立失信惩戒机制,打造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

实施五大人才工程

科创人才开发工程,铸强“科技硬核”。实施济高顶尖人才“云鼎行动”、青年人才“逐梦行动”。到2025年,力争新增国内外顶尖人才5名,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60人,新增大学生11万人,硕博高层次人才1万人,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0家。

产业技能人才提质工程,壮大“蓝领支撑”。实施济高技能人才“铸匠行动”。到2025年,力争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推荐指标实现零突破,新增齐鲁首席技师、泉城首席技师1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5万人。

企业家人才赋能工程, 锚定“头雁引领”。加大对企业家的培养力度。到2025年,力争重点扶持培育5名领军型企业家,10名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家,50名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青年企业家。

公共人才扩容工程,紧盯“重点领域”。实施党政人才提升计划、济高名师集聚计划、济高名医集聚计划、济高社工人才扩容计划、济高乡村英才计划。到2025年,力争新增优秀青年教师200名,新增市级及以上名师10名、名校长5名,建成名校长工作室3家,新增各类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200名,新增社会工作人才1000人,新增齐鲁乡村之星、泉城乡村之星5人,乡村振兴后备人才队伍达1500人。

文体融合人才壮大工程,聚焦“文化赋能”。大力吸引和集聚文体融合人才。到2025年,力争新增齐鲁文化英才、泉城文化之星等市级及以上称号人才3人。

搭建六类高水准人才赋能平台

提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推动“中科系”高水平高能级创新平台提质发展,拓展市域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研发产出率、技术转化率、成果落地率。积极布局电磁驱动、深冷技术、固体激光等大科学装置,构建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群,助力济南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重点单位,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鼓励驻济高校、科研院所与驻区重点企业在济南高新区共建技术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推进定制化技术成果转化,形成“高校研发、在地转化”模式,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筑牢企业自主创新平台。鼓励济南高新区重点产业领域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中试基地等,支持企业申报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载体,鼓励用人单位建立人才工作联络站、招才引智联盟等载体。

培优做强双创孵化平台。鼓励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云孵化平台,鼓励行业骨干企业联合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搭建专业化众创空间,鼓励辖区企业在海内外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建立创新驿站、孵化中心、科技孵化器、研发机构等载体,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支持市场主体建综合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国内外第三方成果转化平台、战略咨询机构、专业销售公司等为人才企业发展提供定制服务。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入驻平台,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供人才企业选择。引进金融租赁、券商直投、资产管理、第三方支付等新型专业机构,支持发展服务科创金融的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

营造四种高品质人才生态

人才服务温度精度。优化人才服务,深入推进人才业务“一门进、一窗办、一网通”。鼓励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围绕人才企业需求,提供法律、财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专业化、定制化服务。

人才创业安居环境。完善住房、医疗、交通、子女入学等方面政策体系,形成常态化机制。完善适应人才生活需求的购物、就学、就医、文化及娱乐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科创人才公园、国际人才街区等建设,构建活力迸发的人才交往空间。

人才发展金融支撑。聚焦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资源,构建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用好用足风险补偿政策,大力开展“人才贷”“人才险”业务。

爱才重才浓厚氛围。深化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定期开展走访、慰问等活动。完善人才荣誉制度,积极弘扬创业精神,宣传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成果和先进事迹。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4 山东省商务厅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