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来源: 山东财经网2021-10-20 10:19:23
东营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建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山东国瓷、新发药业、东珩国纤等龙头企业做优做强,稀土催化材料、高性能氧化铝纤维、铜基新材料等专业园区发展日新月异……
随着一个个高能级平台加快建设,一个个高质量项目落地投产,东营这片“创新雨林”已愈发繁茂。
得益于创新驱动,1至8月,全市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86.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5.9%,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位和第2位。
“双强引擎”
驱动高质量发展
在东营首届油地校融合创新创业大赛上,胜利星科检测技术(山东)公司凭借“油气管道非接触式检测技术”项目获企业组三等奖。“我们公司的办公场地由胜利创新孵化器免费提供,借助孵化器这个平台,公司发展有了更多资源。”公司技术发展部主任刘璐说。
近年来,东营市抓住中国石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机遇,打造油地校科技人才融合“特区”——胜利创新孵化器。孵化器于2018年8月揭牌运行,有力促进了油地校人才融合。“油田、高校是东营科技创新的重要依托。我市聚焦制约油地校人才融合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破除体制障碍、搭建创新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久久为功。”市科技局科技人才合作科负责人周静介绍。
胜利创新孵化器的设立,是东营市创新政策供给、支撑创新发展的缩影。随着一个个政策出台、一项项举措落地,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保障更有力。
——出台《东营市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科技创新需求、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型企业形成差异化支持路径。为600家企业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7.7亿元,为325家企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2.4亿元。
——加快建立合理的科技投入体系,积极推进科技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建立完善支持科技创新财政保障机制。探索实施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高效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21年,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2.53亿元,比2020年增长12.19%。
——出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激励政策》《东营市“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才聚东营行动打造新时代区域性人才集聚高地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对全市人才政策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
……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推进科技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安排部署“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科教改革攻坚两项重点任务,多方联动,聚力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6月初,该市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地总结评估。
得益于东营市在打造政府和市场“双强引擎”上解放思想,提升政府在统筹规划中的主导作用,各方面创新活力有效迸发,让东营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延续去年持续回稳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位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均衡前进、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让创新“基因”
融入产业“血液”
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兆源机电科技公司,是中国中车最大的电磁线供应商,“复兴号”动车组牵引电机用电磁线70%由该公司供应,2020年公司总销售收入达到24亿元。公司总经理孙学员告诉记者:“公司致力于研发创新,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
创新“基因”一旦融入产业“血液”,必将引领高新技术产业裂变式转型。在东营,类似的“隐形冠军”企业、头部企业,闪闪发光、活力四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展拳脚。
威飞海洋装备制造公司是全球第五家、全国首家可自主生产油气能源开发水下生产系统的企业。新发药业是全省“隐形冠军”企业和全球B族维生素种类最全的生产企业。国瓷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功能陶瓷材料、纳米级复合氧化锆生产企业,全球第二家高档纳米级钛酸钡生产企业。胜利新大管业是国内最大的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生产基地……目前,东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018年的28.15%提高到2020年的34.21%,提高6.0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东营市梳理6大产业15条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逐个产业研究发展路径、支持政策,统筹推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结合东营结构性短板,集中开展12个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逐一形成研究成果,转化为11个攻坚方案,全力推进落实。
科技创新发力,让橡胶轮胎、石油装备等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东营高新区高端石油装备特色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广饶橡胶轮胎产业集群入选2020年度全省特色产业集群。传统产业不断“发新枝”、新兴产业加快“成大树”,东营“经济雨林”已蔚为可观,愈发展现一座工业城市的定力与活力。(记者 李志海 通讯员 王俊杰 陈建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