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来源: 2021-10-09 09:39:28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李干杰同志任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是清华大学毕业,长期在环保领域工作,担任国家环保局局长,2020年4月赴山东担任省长。他在山东履职以来高度重视山东产业工作,今天选取他的论述供大家参考。
一、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2021全省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
何谓链长制?“链长制”是强化产业链责任的一种制度创新,着眼于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通过介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同环节,以“链长制”方式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领域精准发力,形成稳定、发展、提升的长效机制。
山东是制造业大省、也是制造业强省,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可以说,全面推行“链长制”,山东具备优良的“工业土壤”。
今年的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于海田指出,山东全面推行“链长制”,将聚焦10个重点产业35条关键产业链展开深度解剖梳理,每条产业链形成“1个图谱”和“N张清单”,以工程化、项目化方法开展规划设计。
展开来讲,“1个图谱”指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N张清单”指分别形成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主要配套企业清单、锻长板重点领域清单、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清单、可对接的省外头部企业清单、可对接的省内外科研机构清单、可对接的省内外社会基金清单、重点产业区域布局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等。
“‘1个图谱’和‘N张清单’正式形成后,将为省市携手‘双招双引’,精准实施一批强链补链项目提供具体抓手。”于海田说。
“1个图谱”指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N张清单”指分别形成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主要配套企业清单、锻长板重点领域清单、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清单、可对接的省外头部企业清单、可对接的省内外科研机构清单、可对接的省内外社会基金清单、重点产业区域布局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等。“‘1个图谱’和‘N张清单’正式形成后,将为省市携手‘双招双引’,精准实施一批强链补链项目提供具体抓手。”
去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多次专题研究,要求一个链条一个链条地找短板、定措施。目前,潍坊、淄博、济宁等多地都已针对当地重点产业链条展开全力摸排,一些问题也在这个过程中加速暴露。针对这些问题,山东将聚焦关系产业安全的重点领域、关键节点着重补齐补强,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山东省将全面推行“链长制”,聚焦10个重点产业、35条关键产业链展开深度解剖梳理,每条产业链形成“1个图谱”和“N张清单”,以工程化、项目化的方法展开规划设计。
一是发展引领未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山东信息技术产业具备整体规模优势,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三位,新一代网络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拥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浪潮集团服务器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球前三;歌尔公司智能硬件领域综合竞争力国际领先。山东将重点突破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传感器、虚拟现实、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依托浪潮集团、歌尔声学等骨干企业打造一流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链,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山东信息产业的发展质量。
二是发展先进智能的高端装备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山东的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1/10,拥有中国重汽、潍柴动力、中车四方、烟台中集来福士等一批骨干企业,具备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下一步,山东将重点围绕轨道交通装备、通用飞机、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端工程机械、新型医疗设备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加快重大装备与系统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三是发展绿色新型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山东新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1/5,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近1/4。近年来,山东在可燃冰试采、功能性纤维、石墨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具备了走在全球前列的优势条件。下一步,山东将重点发展新能源利用、节能环保、先进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基地。
四是发展全国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山东是海洋大省,海洋经济总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二位,海洋科技力量在国内首屈一指,拥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下一步,山东将加快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示范区。
五是发展普惠优质的医养健康产业。医养健康产业涉及医疗、养老、养生、体育等众多领域,是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朝阳产业、未来产业。山东人口已经超过1亿,医养健康市场需求巨大。下一步,山东将以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层次的医养健康服务需求为目标,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
六是发展精细环保的高端化工产业。山东是石油化工大省,炼油产能达2.1亿吨,占全国的28%,是世界第三大炼化产业集中区。万华集团是全国唯一拥有系列异氰酸酯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下一步,山东将加大化工产业技术创新、优化整合力度,坚持园区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布局建设芳烃、乙烯等一批重大项目,在渤海湾南岸打造世界领先的高端石化产业基地。
七是发展绿色生态的现代高效农业。山东农业整体实力和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连续19年保持全国第一,寿光蔬菜、烟台苹果、章丘大葱、沾化冬枣、金乡大蒜、日照绿茶、菏泽牡丹等在全国享有盛誉。张裕是国内最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中国每3瓶葡萄酒中就有1瓶产自烟台。下一步,山东将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定制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建设农村电商、智慧云农场、冷链物流等支撑体系,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八是发展传承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山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孔子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世界儒学大会、孔子学院等特色文化品牌成功走向世界。下一步,山东将推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媒体、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时尚产业,促进现代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九是发展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产业。山东旅游资源丰富,“好客山东”品牌享誉海内外,形成了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全省旅游总消费居全国第2位、接待游客总人数居全国第4位,出国游、乡村游,自驾游、短途游市场潜力巨大。下一步,山东将围绕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深入挖掘孔子故里、黄金海岸、平安泰山等品牌内涵,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十是发展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服务业。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近年来,山东还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业已成为山东重要支柱产业。下一步,山东将加强对外金融合作,加快建设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济南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创新,在烟台开展基金管理服务专项改革创新,把山东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二、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十四五十项重点任务!
(一)突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教产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加快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深化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打造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完善普惠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人才政策体系,提升泰山、齐鲁人才工程,实施新一轮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和“齐鲁工匠”。
(二)突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塑成优势。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生命科学、量子信息、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依法依规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实施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改,推动产业基础再造。深入开展“数聚赋能”行动,加快集成电路、光电子、高端软件等关键基础领域创新突破,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各产业融合,打造全行业全链条数字化应用场景。绘制主要产业生态图谱,分行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抓好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青岛国际客厅等重大平台建设。
(三)突出扩大内需战略,全力探索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新一代消费热点,加快实物消费、服务消费提质升级,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强化要素统筹和精准对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促进内外贸质量标准、认证认可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打造济南、青岛、临沂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动沿黄城市共建海铁联运中转基地。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升“一群两心三圈”协同发展水平,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持续推进突破菏泽、鲁西崛起。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把乡镇建设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坚持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做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四)突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坚决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党政同责,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实施“百园千镇万村”工程,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支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与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创新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加快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枣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淄博创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黄河滩区、沂蒙山区等重点区域发展。
(五)突出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全力开创经略海洋新局面。深入实施海洋强省战略,打造国际领先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以青岛港为中心的国际航运枢纽,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港产城深度融合。推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核心设备自主化,做强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加快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发展,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制定实施中远海风电发展规划,支持烟台建设北方风电母港。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在透明海洋、蓝色生命等领域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深化陆海污染统筹治理,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创建长岛海洋类国家公园。
(六)突出坚定文化自信,全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行动,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长城、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支持济南等沿黄城市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廊道。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平台型新媒体,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提高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设施覆盖率、利用率。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建设一批影视、动漫、出版、文创产业园区。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好客山东·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工程。
(七)突出推动共同富裕,全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开展“创业齐鲁·乐业山东”行动,健全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加快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医养结合示范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多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办好老年大学,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八)突出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全力建设美丽山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开展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打造山东半岛“氢动走廊”,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降低碳排放强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深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深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一体治理。
(九)突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培育壮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坚决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新产业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拓展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地方经贸合作,推动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合作水平。加强鲁港、鲁澳、鲁台经贸合作。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本土跨国公司培育行动。
(十)突出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全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东。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快推进矿山、化工、建筑等重点领域智能化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化“食安山东”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和全程监管。提升森林火灾、海洋灾害、危化品事故灾害、自然灾害、矿山和地质灾害等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保障水平,抓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建好用好“金安工程”,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安全。加快全省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关心支持城乡社区工作,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