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2021-01-28 09:55:44
1月27日,随着山航737-800型客机、东航A350型客机平稳降落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跑道上,新机场试飞任务圆满完成。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试飞成功,是山东民航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我省从此拥有了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枢纽性机场。正式投运后,无疑将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发展插上“翅膀”。
就在四天之前,1月23日,济南市天桥区泺口浮桥渡口旁,随着“黄河号”盾构机巨大刀盘破土而出,济南黄河隧道全线贯通。不久前,济南“三隧一桥”跨黄通道项目集中开工。随着这些跨黄通道的建设,济南正加快由“大明湖时代”向“黄河时代”迈进。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议强调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我省坚持立足山东、跳出山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自身、协同推进,按照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绿色生态大廊道、文化“两创”大平台、科教创新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思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开展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普查调研,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沿黄地区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情况;坚持项目化、工程化导向,确定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9个方面的500多个重点项目;推进跨区域合作,与沿黄8个省区会商确定了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科教文卫、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等7个领域近100个跨省合作事项。
为给鸟儿“腾窝”,黄河入海口附近的亿吨级油田不采了!去年11月,胜利油田位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00口油水井生产设施全部退出。仅此一项,每年将减产原油近30万吨,合年产值5亿元。在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之间,毅然选择了前者。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山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加大水生态水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做好黄河三角洲保护工作。目前,山东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国控监测点全部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省控及以上断面有1/3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从建区之初的187种增至370种,去年又新发现白鹈鹕、火烈鸟两种珍稀鸟类。
去年9月,齐河县黄河生态数字港项目举行签约仪式,首批20家入园企业签约。“黄河生态数字港项目,是定位国内一流的数字经济创新基地,重点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引进顶尖企业、科研机构和高层次人才,聚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样板。”齐河县经济合作中心党组书记冯义民介绍。
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山东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2020年压减焦化产能729万吨,退出地炼产能1176万吨,完成技改投资4000亿元以上,“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突破30%,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
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济南、青岛城区人口均超过500万,进入特大城市行列。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山东出台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和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导意见,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全面提升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山东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快北跨黄河进程,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支持青岛对标深圳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西海岸新区创新发展,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大都市。在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推动下,济南、青岛能级实现跃升,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40.91亿元,跻身“万亿俱乐部”;青岛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2万亿元。
大力培育新生中小城市。目前,山东半岛城市群形成了2个特大城市、9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75个小城市、1072个建制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3万亿元,是沿黄7大城市群中唯一处于成熟阶段的城市群。
“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新格局,要突出城市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打通城市群与周边重要发展区域的联通和融合,吸引要素集聚,增强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竞争力。”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余东华认为。
同时,山东南北连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世界级城市群,东西贯通黄河流域广阔腹地,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山东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好龙头作用,与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承接航空航天、教育医疗等高端产业转移;深化与长三角城市群合作,推进济南“京沪会客厅”先行先试,吸引上海、南京等高品质要素资源向山东辐射;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充分利用大湾区高端服务平台,推动海洋科技应用、海洋生物研发等技术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同时,还与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省合力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