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莱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烟台市莱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来源: 2024-06-06 18:59:38

烟台市莱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区委、区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擘画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

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年。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一、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

“十三五”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率先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标定位,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2231”工作思路不动摇,统筹推进稳增长、提动能、扩开放、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在较大下行压力下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典范莱山”建设全力提速、全面提升。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三

五”以来,全区经济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全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256.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81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年均增长8.5%,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人均生产总值由8.76万元增加到10.96万元,年均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91亿元,年均增长9.8%;累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0亿元,年均增长5.9%;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78.8%提高到80.4%,年均递增0.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由24.4亿元增加到30.3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2倍,年均增长5.3%;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445亿元,年均增长5.9%;全区新增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21家,达到58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增加38家,累计达到77家;万元GDP能耗比“十二五”末累计下降15.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各县市区前列,全区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实现新提升。

(二)动能转换步伐坚实,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新格局。紧密对接省“十强产业”、市八大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型业态,着力构建三次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共进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1.6:39.4:59调整为0.9:34.3:64.8,三产占比较2015年提高5.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分别增长14.1%、15.8%,比规上工业快2.8、4.5个百分点,占比分别达到68.9%、76.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增势较快,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5%,高于全区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21.7个百分点。优势产业加速领跑,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位居全市第一位。“十三五”末,先进装备制造、医养健康、信息技术等三大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7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占全区21.8%,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率先突破百亿元,杰瑞集团、东方威思顿、顿汉布什、中宠食品等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辐射带动金正环保、恒辉节能、爱尔泰电动机械等一批骨干企业加快成长。以商贸金融、楼宇经济、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新建、在建宝龙城市广场、华润万象汇等大型城市综合体10余个;新建商务楼宇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其中天润大厦、润华大厦等5000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30栋,纳税过千万元楼宇达到7栋。建成耕海1号、清泉海洋牧场等特色文旅项目,年均实现旅游收入增长10.3%。城市新业态加速集聚,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能制造、新零售等一批新经济业态正在加速孕育,捷瑞数字、橙色云科技、鼎信数字、东方瑞创达等规上信息技术企业在大数据平台、协同研发设计等领域深耕数字化服务,营业收入年均增长53%;传统零售、工业企业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元素弯道超车,全区近两年实现网络零售额74亿元,年均增长30%;金正环保、欧森纳空调、顿汉布什等骨干企业通过无人工厂、智慧养殖等模式实现智慧转型、快速发展,云办公、云教育、云餐饮等新兴板块也呈现较好发展势头。

(三)营商环境与日俱新,项目招引建设呈现新亮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创新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机制,以优质的营商环境为项目落地和建设保驾护航。招商引资全面起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推介,围绕主导产业深入实施专业化、精准化招商,五年累计使用外资10.1亿美元,总量居各区市首位;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6个,10亿元以上项目24个,39个项目在全省儒商大会、香港(山东)周等大型招商会议签约。中意产业园、中挪创新中心、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核电研发中心等正式落户或签约。鼓励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已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设立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41家,并购海外企业7家、新建境外生产基地4家,五年累计实现境外投资16.3亿美元。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包保制度,全面实施干部代办、审批部门现场办公等创新举措,五年来累计实施市、区两级重点项目381个,完成投资597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103个。高铁科创商务区、植物园文旅等高品质产业项目单体规模超过百亿元。中宠产业园、顿汉布什智能压缩机工厂等180余个产业化项目,烟台移动5G大数据中心、凤凰西路综合管廊等近5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烟台国际肿瘤医学中心、山东省文登整骨烟台医院等60余个民生类项目支撑明显、推进顺利,为全区实现产业结构不断调新、调优、调高奠定基础。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切实加大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力度,认真落实“营改增”、疫情期间减税降费、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累计为企业兑现各项政策资金超过20亿元,争取新增和续贷贷款104亿元,倾力支持企业发展,全市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获得各县市区第一位。完成全面深化改革任务167项,打造市级以上创新典型30余个。实施“一站受理、一站办结”改革,在全市率先公布10批次、86项审批事项,累计精简提报材料71项、缩短办结时限120个工作日,政务大厅窗口数量由30个提升至47个,“一体化、全天候”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建成,政府服务效能和服务环境实现双提升。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莱山基金中心正式揭牌,引进九银投资、逸桥基金等基金管理机构17家,基金总认缴规模超过330亿元。

(四)市场活力加速释放,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下,不断聚集创新要素,助推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创新创造集聚新能量,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3家,较2015年新增6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6.1%,稳居全市前列。五年累计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3项,获得科技资金1.71亿元;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132件,216家企业备案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5家企业入选烟台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18家企业参与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51个。五年来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上市融资额达15.3亿元。汇聚人才构筑新优势,全面实施“莱山英才计划”,五年累计兑现各类人才补助资金2028.8万元,惠及2326人。引进各类人才1889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323人,高层次人才90人。全区拥有院士3人,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万人计划”等专家35人,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30人,市“双百计划”人才32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市前列。启动“青春引智”行动计划,组建“3+2”青年专家工作团队,推动烟台大学等4所高校与15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享平台引领新趋势,“十三五”期间,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0家,数量居全市前列。拥有市级“创客空间”称号单位12家,双创基地A区、B区入驻企业达180余家,在孵企业143家,入驻企业拥有有效知识产权553项。橙色云智库已汇聚近24万设计团队、6600多名行业领先专家。

(五)城市形象日新月异,城乡统筹发展迈入新阶段。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为重点,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塑造城市生态风貌、创新城市管理服务、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建设烟台市中心城区“核心区”。城市发展空间持续拓展,全力推进高铁新区、烟台植物园周边等重点片区建设,城市发展空间大幅向南拓展。全面实施旧改三年计划,25个村居中已有23个村居启动拆迁,累计完成拆迁1.02万户,已建成安置房面积137万平方米。实施前七夼、凤凰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工程37个,居民生活品质呈现新变化。乡村致富项目三年培育计划有序实施,全区114个村居已有112个村居有了集体产业项目或增收途径。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实践中心正式设立,东沟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于家汤村、沐浴村等9个村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主动融入市区一体化战略,强力攻坚“断头路”、“丁字路”,新建扩建总投资23亿元的五卒山东路、双河西路等30余条续建道路和第二实验小学配套路、大庄小学配套路等16条新建道路建设,新增道路里程近50公里,中心城区“八横六纵”主干路网全面形成。整治改造岱山上山路、元丰小区入口路等背街小巷9条,建成烟大过街通道,城市微循环体系逐步优化。建设改造庆祥、正源、北陈等9处农贸市场。完成台湾村、绿色家园等9700余户天然气置换工作,电代煤、气代煤改造1660余户。完成烟台国际博览中心、皇冠假日、轸格庄立交桥等节点的景观照明建设,渔人码头、上市里等成为夜间经济特色商圈。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施山海路、金堡路、枫林路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提升改造绿化面积14.5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8%。在全市率先设置3个生活垃圾处理分类试点,新增小型生活垃圾压缩站28个,省级深度保洁示范路达到48条。开展违建整治工作,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600余处、拆除面积92万平方米。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新开工装配式建筑278.12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农村改厕改水一体化改造工作,完成9659户改造任务。全力抓好各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排查扬尘类污染隐患问题1392个。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新成果。积极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做好民生保障各领域工作,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各项民生支出137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2.9%。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实施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五年新引进招考教学名师、教研员和研究生以上高层次教师231名;新建、扩建学校建设15所,第二实验小学、实验小学(万光校区)等12所学校投入使用,孙家滩中学、第六小学、烟大附中南校区(小学部)等3所学校顺利推进。扎实做好校园安防工作,教育系统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积极推进3所三甲医院等各类医疗机构建设,山东省文登整骨烟台医院正式投入使用,烟台山医院莱山新院全面投入运营,烟台国际肿瘤医学中心进入装修和设备调试阶段。“全面二孩”政策得到落实。新增养老机构10家,新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83处,残疾人康复站等康复机构达到27处。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高标准落实民生保障政策,五年累计发放城市、农村低保资金3213万元,救助困难群众家庭6039户、大病家庭308户,发放残疾人补贴1110万元。精准扶贫扎实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6人,均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及饮水安全要求。加快推进社区食堂建设,迟家、鹿鸣小区等8处社区食堂投入运营,深受老年居民好评。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7.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3%,就业形势逐渐向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首届凤凰音乐节、莱山半程马拉松等各类文体活动230场次。国家级海洋公园宣教基地落户渔人码头。新改扩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0处,新建城市书房5处,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趋于完善。区文化馆通过文化部一级馆评估,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区档案馆按照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标准建成投用,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累计接待市民10万余人次。信访、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档案、史志、双拥共建、对口支援、扶贫协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

另外,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一方面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坚持抓早抓小,快速建立区、街、村三级防控体系,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全员发动,在城市出入口和重要交通枢纽24小时检查检测,在村居全面开展地毯式排查,短时间内形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格局,全区疫情防控总体保持稳定。另一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提前研究出台帮扶政策,积极落实金融、税收、社保等支持政策,派驻专职驻厂员全程代办服务,全力推动企业复工达产,确保疫情防控、经济运行两手抓、两不误。

五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使我区在经济社会诸多领域取得了较大进步,积累了许多值得总结和长期坚持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主要有:一是积极响应上级战略部署,主动融入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省、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大力推动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全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二是始终坚持“率先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标定位,按照“2231”工作思路,谋划启动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和城市新业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典范之区”建设取得实效。三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民生投入,加强人文关怀,全力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让发展成果造福百姓,获得了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同时,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部分主导产业上下游链条关联企业相对分散,集群竞争优势仍然不足;北强南弱的区域发展形态未根本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四新经济整体规模偏小,尚未对全区经济形成明显支撑;民生工作离群众期望仍有差距,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等。

二、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

(一)国际环境。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进入大国博弈新时期,全球供应链正在重构,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球新的经济圈正在逐步构建,基本形成以美国为主导,加拿大、墨西哥及其他相关协定国共同组成的北美经济圈、欧盟经济圈及以东亚为核心的亚洲经济圈“三足鼎立”格局,全球产业链中原有互补性、合作性产业体系转向替代性、竞争性产业体系,这将倒逼我国向供应链高附加值环节攀升,掌握主导权。二是全球供应链布局导向发生新变化,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制造业回流政策,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环节和产业撤出我国;另一方面,不断构筑先进、核心技术外溢壁垒,切断我国技术引进吸收路径。越南、印度等新兴国家工业化步伐加快,劳动力、土地、能源、环保等成本优势显著,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之外再建其他生产基地,将倒逼我国企业研发设计向高层次攀升、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三是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大调整,从国际合作与贸易趋势看,区域性“三零”(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成为国际贸易新趋势,随着中国、印度、东盟等亚洲板块快速崛起,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博弈进一步加剧,RECP协定将显著提升我国自由贸易区网络“含金量”,全球经济区域性发展态势将更加明朗。

(二)国内环境。“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由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国际位势变化和国内战略面临重大转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产业发展将走出国际竞争“舒适区”,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快速上升,进入高收入国家后,我国原来享受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政策将要调整,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也将发生变化,基于发展中国家地位享受的WTO等优惠和差别待遇可能减少甚至取消。二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将发生转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向全球均值收敛,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也将同步切换到高质量轨道。三是工业化进入深度提升后期,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支撑下的发展动能在减弱,而人工智能、数据、技术等新兴生产要素释放的动能在增强。工业仍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将成为今后工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在工业转型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需求下,生产性服务业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将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从全市看,烟台市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三核”之一、山东自贸区建设“主阵地”和胶东半岛经济圈的重要板块,将迎来重大战略叠加效应的全面释放期。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产业配套体系相对完善,将迎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力攻坚期。随着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积极推进,烟台市作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将迎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提速突破期。

(三)区域环境。从区位优势看,我区作为烟台市行政中心区,核心功能和辐射能力持续增强,烟台南站扩建后,将承担烟台市高铁综合枢纽作用,辐射高铁新区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新中心;烟台山医院莱山新院、山东省文登整骨烟台医院等3所三甲医院落户,烟台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搬迁,随着潍烟高铁、轨道交通等综合立体交通设施建设,全区经济、文化、政治、交通地位将日益提升。

从产业优势看,全区经济经过近几年快速扩张已具备良好的基础与态势,先进装备制造、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产业初步形成集聚效应,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简政放权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地激活我区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孕育出一批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四新”企业,为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从城市发展看,我区大力推进“2231”工程,加快建设“典范之区”,高铁新区、新兴产业区、动能转换区等重点区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和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随着观海路、迎春大街等城市经济主轴线和各大商圈的整合,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集聚,城市功能加速升级,推动城区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持续提升。

全区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担当意识,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集聚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引进培育城市经济新业态,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和补齐短板上持续用力,实现经济动力、结构、方式的同时转变,不断谱写率先走在前列新篇章。

三、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省委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主要领域现代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市委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综合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次不断前移,到二〇三五年率先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我区必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加快建设烟台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烟台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形象展示区和共享和谐幸福美丽核心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区经济综合实力将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率先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率先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率先建成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明显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莱山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率先基本建成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率先建成文化强区、科技强区、人才强区、健康城市。

第二章 思路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深化优化“2231”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全市首位”一个定位,强化重点片区开发、重大项目建设两个抓手,瞄准加快建成烟台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烟台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形象展示区、共享和谐幸福美丽核心区三个目标,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高品质建设管理、民生高水平提升、党建高标准引领四个方面,抓住重点、打造亮点、带动全面,奋力推动“典范之区”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强区建设壮丽篇章。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大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贯彻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全区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从供给侧突破的意识,激活市场机制,放宽政策限制。更加注重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跨区域合作,畅通国内国际供需循环。坚持强化依法行政、效率优先,创新服务机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协调推进现代化建设。

三、发展目标定位

牢固树立“全市首位”目标定位,综合发展要求、发展底蕴和区位优势,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富有城市活力的烟台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基本建成彰显城市品质的烟台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形象展示区;基本建成开放包容的共享和谐幸福美丽核心区。

烟台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市前列,集聚发展优势产业,新产业、新经济、新动能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全区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优势更加突出,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2%。

烟台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形象展示区。中心城区、枢纽中心的优势日益突出,产业集聚与城市服务功能增强,人气商气不断凝聚,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成为全市综合交通枢纽、高端服务业发展聚集地和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到2025年,建成公共服务设施10个,高端商务楼宇35栋。

共享和谐幸福美丽核心区。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宜居,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到2025年,万元GDP能耗完成市下达任务,PM2.5平均浓度30%,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3%。

       莱山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类别

指标(单位)

2020年

2025年

“十四五”年均增速/[累计]

属性

经济

发展

(4个)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5.6

7

预期性

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85

88左右

[3]

预期性

3.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

>5%

预期性

4.“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

32.8

42

[9.2]

预期性

创新

驱动

(3个)

5.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9.5左右

预期性

6.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件)

31.1

33.2

[2.1]

预期性

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7

12

[5]

预期性

民生

福祉

(7个)

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城镇居民

2.8

5左右

预期性

农村居民

4.9

6左右

9.城镇登记失业率(%)

1.63%

<4.5

预期性

1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3.2

13.7

约束性

11.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4.025

4.225

[0.2]

预期性

1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5.2%

96.7%

[1.5]

预期性

13.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0

2.8

[2.8]

预期性

14.人均预期寿命(岁)

81左右

83左右

[2左右]

预期性

绿色

生态

(5个)

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15.6

完成市下达任务

约束性

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约束性

1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87

约束性

18.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75

约束性

19.森林覆盖率(%)

42

43

约束性

安全

保障

(1个)

2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0.8960

>0.89

约束性

第三章 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

综合考虑产业基础、项目布局、河海禀赋资源等因素,深入贯彻“1+233”新的战略部署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注重产城融合,坚持拓展空间与城市更新互促互进,加快建设北部核心区、南部新城区,两大区域发展相互支撑、优势互补。

一、北部核心区

(一)发展区域

民裕大街(沟莱线)以北区域

(二)发展定位

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及文化资源优势,抓好存量和功能优化升级,重点突破四大片区、提升四个中心城区功能、发展五大轴线,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高端商务、体育康养、公共服务等新兴高端服务业态,全方位打造定位高端、智力密集、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全市现代化城市发展核心区。

(三)重点突破四大片区

1.高铁新区。注重承载高端服务、新兴产业、城市文脉和城市门户与形象职能,建设集聚城市创意资源、商业资源及活跃度的烟台市新枢纽、新门户、城市会客厅,打造烟台城市靓丽的“南大门”。核心区,充分发挥高铁、地铁、高速路等枢纽优势,重点布局城际空间站、智库中心、科创基地、亲子游乐等新兴载体。以高铁新区建设、沿河开发等为契机,在莱山经济开发区启动动能转换区,加快莱山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更新、产业升级,推动石油装备、核电装备、海洋装备等特色制造业迈向高端,丰富科创孵化、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新兴业态,建设综合实力强劲、服务配套完善的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依托已配套的山东省文登整骨烟台医院、社会福利中心、凤凰山医院等医疗养生机构及西马家都、丰田、蒲昌等旧村改造项目,重点发展休闲康养、国际社区、医疗美容等宜居宜业产业。

2.总部—峰山片区。坚持“低碳、集约、智能”新型园区发展模式,集中布局清洁能源总部研发机构和“双碳”展示等新业态,重点引进培育三大核电集团等区域总部、项目总部、涉核研发机构,配套建设专家人才公寓等;利用橙色云科技全球最大工业设计云平台、中挪创新中心的资源优势,依托中日韩青年创新创业谷建设,汇聚吸纳欧美、中日韩等地区专家团队和青年企业家,搭建国际创业孵化、技术交流平台;以峰山功能区为重点,推进中铁·诺德中心、界牌旧改、解家旧改等建设,布局主题商业、都市娱乐、活力社区等业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烟台中南部城市商业核心区和国际合作示范区。

3.林泉路(桂山路)片区。依托林泉路区域,重点建设山地探索营地、体育运动小镇、品质康养园等主题功能区,引进山地骑行营地、运动主题餐厅、国际健康管理中心、康养社区等业态,打造集体育运动、健康养生、医疗康养等于一体的体育康养度假目的地。林泉路片区南部,重点发展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综合体以及农旅融合项目,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

4.凤凰工业园片区。发挥凤凰工业园区位优势,依托海岸带研究所、双语高中等科研教育机构以及桐林1978智慧教育园等,鼓励发展高端教育、线上教育、品牌教育等新教育产业;依托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创业大厦等积累的创新资源,持久钟表、卓世网络传媒等优质企业以及飞龙科技园等载体资源,吸引集聚一批直播电商、电子竞技、数字文化等新平台新业态;对现有厂房和土地进行合理改造,建设一批主题酒店、网红餐厅、创意网咖等新娱乐产业,打造莱山区城市新经济聚集区。

(四)重点提升四个中心城区功能

1.商务商业中心。围绕迎春大街、烟大周边等重点区域,重点引进O2O购物中心、咖啡酒吧、运动娱乐等体验式业态,依托商务楼宇吸引专业咨询、教育培训、创意设计、现代金融等企业入驻,建设烟台标志性商务商业中心。

2.文化会展中心。借助市政府驻地优势、凤凰工业园提档升级以及烟台君悦国际会展中心等建设契机,吸引集聚一批文化艺术、创意设计、广告传媒、星级酒店等配套业态,建设文化会展示范区。

3.科技创新中心。以莱山经济开发区、总部经济基地等为载体,坚持高点定位,充分发挥杰瑞集团、东方威思顿、顿汉布什等龙头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加速产业聚集发展。引导区域内优势企业的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注重提升商业商务、休闲娱乐等人文功能,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智造新城。

4.医疗教育中心。依托烟台国际肿瘤医学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等医疗养生机构和烟台大学等高校密集优势,加快引进医疗美容中心、养老康护中心、宠物医院等大健康品牌企业和国际教育品牌、特色民办学校等,加快建成优质医疗、教育示范区。

(五)重点发展五大“轴线”

“五轴”即迎春大街、港城东大街、山海路、轸大路、滨海路五个城市发展轴。以迎春大街为载体,结合芳华园、午台等重点片区和关键节点的整体开发,重点发展高端商贸、金融保险、研发科技等产业,打造烟台标志性商业主轴带。以港城东大街为载体,主要建设文化体育、行政办公、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打造公共服务主轴带。以山海路为载体,主要发展总部经济、养生养心、高端商业等业态,打造产城融合发展主轴带;以轸大路为载体,主要发展科技研发、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业态,打造创新经济主轴带。以滨海路沿线为载体,依托渔人码头、黄海娱乐城等区域,重点引进海上运动、滨海观光、休闲度假、海洋文化等新兴业态,打造黄金海岸旅游观光主轴带。

二、南部新城区

(一)发展区域

民裕大街(沟莱线)以南区域

(二)发展定位

突出低碳、环保、节能发展定位,承载城市文脉,重点建设新兴产业区、院格庄片区,引进一批高端文旅和新型产业业态,打造烟台市绿色生态经济示范区。

(三)重点突破片区

1.新兴产业区,位于莱山街道政府大街以南、景明街以北、烟乳线以东、莱源路以西区域,分为北、南两个区域。

北区位于沟莱线以南、林门线以北区域,致力于丰富城市功能,建设文化旅游生活服务区,整合烟台植物园周边区域,依托植物园文旅、绿叶健康城等项目,通过规划打造大型文旅商贸设施,构建以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教育服务为主的产业体系,提供完善的商业配套服务,打造烟台南部新城。

南区位于林门线以南、烟乳线以东、景明街以北、莱源路以西区域。通过积极承接北部园区智能装备产业转移,依托杰瑞环保、金正环保、仕净环保在大气防治、污水处理、土壤修复三大板块龙头引领作用,吸引集聚一批技术领先、用地集约的上下游优质企业,形成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打造以主导产业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

2.院格庄片区,位于景明街以南区域。致力于建设文化旅游延伸区,以瀑拉谷休闲产业集群等项目为依托,重点培育生态观光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加快引进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综合体、医疗养护及特色文化商业等业态,实践一村一品,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建设医疗健康、温泉康养、现代休闲农业等为主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第四章 构建特色鲜明的“3+1”现代产业体系

着眼于应对新挑战与抢抓新机遇,提升存量与开拓增量并举,“3”即集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1”即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深挖产业潜力、驱动内生动力,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3+1”现代产业体系。

一、先进装备制造

瞄准“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实施国际化战略,以智能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引进,打造更具先进生产力特征的“莱山创造”与“莱山智造”。力争到2025年,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加强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推动海工装备制造业向成套化、集群化、多元化发展。鼓励杰瑞石油攻克大功率固井、7000型柱塞泵等关键技术,加快海底管道预调试装备、海洋平台弃置装备等新兴海工装备的研发制造,继续抢占国内石油装备制造业制高点。引导装备设计、设备调试、技术咨询等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加快集聚,促进产业链各环节联动发展。重点推进东润科技、欧森纳空调等企业,加快海洋环境监测、智能养殖等高端海洋装备的研发生产,培育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专业企业。

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以延伸服务、提升价值为方向,鼓励企业提升综合环保资质水平,不断增强环保设备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服务总包的能力。依托杰瑞环保、金正环保、仕净环保等骨干企业,围绕废水废气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置、生态修复等领域,形成涵盖技术支持、装备制造、检验检测等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一批环境污染治理综合服务商。以顿汉布什、清泉集团等企业为重点,积极开拓新能源在制冷制热、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有效应用,加大磁悬浮离心压缩机组、工业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等的研发生产力度,打造一批绿能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供应商。依托烟台核电研发中心、三大核电集团、台海集团等智力资源,集中攻克核船舶、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等关键技术,重点布局核级及配套设备制造企业,辐射吸纳航天航空、高速铁路等新兴材料企业,鼓励恒辉节能加快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高效换热管应用推广,打造一批高精尖的核电设备制造商。鼓励杰瑞石油借助在传统能源领域的丰富经验和研发实力,积极开展氢能制、储、运、用的全产业链布局,抢占全省能源技术制高点。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加快5G、AI等技术应用,促进工业制造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打造制造业新生态。借助东方威思顿国际领先的高压量测技术,加快布局配电设备、精细化管理、成套检测等领域推广应用,引导企业向国家级综合能源利用、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迈进。重点推进烟台持久钟表智能时钟产业园建设,打造智能钟表和时间同步系统以及钟联网时间服务平台。引导爱尔泰电动机械、威尔数据等有实力企业布局突破发展新型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积累一批核心知识产权,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装备制造、能源、轻工纺织等领域龙头企业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化改造,通过建设数字化车间、无人智能工厂、云制造平台等途径,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的全自动化,打造全市智能制造先行区。

二、医养健康

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升生物医药发展水平,创新医养健康服务模式,推动医养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医、药、养、健”四位一体的医养健康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生命健康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医养健康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年均增长10%。

生物医药产业。坚持生产制造和研发服务并举,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建设全市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基地。鼓励祥隆药业、祥隆医药研究院、艾维可生物科技等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依托海滋生物、天大精馏等项目,重点攻克基因工程、液体活检、细胞免疫治疗等关键技术,加强生物制药、仿制药、中药、诊断试剂等的研发生产,形成一批综合性制药企业。以卓越生物、海城医疗等骨干企业为依托,积极开展对高端血液分析仪、医用氧仓的研发生产,逐步开发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远程健康监护系统等高端医疗设备,在医疗器械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东方海洋等企业利用定向酶工程、膜分离等技术,以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为原料,积极开发鱼骨胶原、海洋氧化肽等生物制品,支持企业拓展保健品、药妆产品等衍生产品,初步形成基于海洋食用资源的健康用品深加工产业链。

医疗健康产业。加快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依托烟台山医院莱山新院、山东省文登整骨烟台医院、烟台国际肿瘤医学中心等三甲医院,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提升全区医疗技术力量和服务水平,扩大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网络,打造专业化医疗服务体系。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兴办形式多样的民营医院,支持发展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集团或连锁机构等,促进公办、民办医疗机构实现联动发展。鼓励发展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大力引进一批连锁健身、专业护理、母婴照料等企业,建立较为完善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

养老养生产业。立足区域人口、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推动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建设养生、养老、养心全产业链。加快绿叶健康城、祥华温泉颐养中心等项目建设,均衡布局、合理建设集居住、医疗、保健、护理、老年大学等于一体的综合化、规模化、国际化养老机构。鼓励大型地产商、保险机构、传统养老机构等积极布局助行、康复、护理器材等老龄用品产业,老年护理院、居家服务机构等老龄服务产业以及保险、理财和长期债券等老年金融产业,促进养老行业重点向轻资产、重服务且面向中端服务需求领域发展。鼓励“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开展照护服务,积极探索与物联网、大数据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培育一批养老知名品牌。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聚焦数字经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探索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未来发展路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最重要的动力引擎。力争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数字经济。把握产业变革趋势,注重应用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产业。以捷瑞数字等企业为重点,借助企业前瞻的数字技术和创意理念,重点发展数字视觉、虚拟现实、数字多媒体等产业。鼓励岸基网络、衡昊信息等企业深耕数字化智能航运物流、信息化安全管理等领域,突破一批物联网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支持企业开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动漫、游戏等产业,加快推广众包众设研发模式、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创新应用模式,健全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打造全市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地。

人工智能。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形成智能化产业发展生态。以东方威思顿等为依托,发展智能终端等研发和产业化,加快人工智能指挥调度、体验培训基地等场景应用。鼓励东方瑞创达等重点企业加大水下机器人、无人船等核心算法研究,突破图像图形计算、动作捕捉、云渲染等关键技术,加快虚拟现实技术在装备制造、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领域的示范应用。积极推进芯火集成电路产业园、双甲5G芯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吸引集聚一批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未来网络类创新型企业,打造全市智能技术创新高地。

新兴电商。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借助新技术,拓展新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垂直电商、细分电商。以烟台市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引进培育一批报关、退税、国际物流、海外仓储、汇兑、涉外法律咨询、国际市场调查和公关策划等专业中介机构,帮助传统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推进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建设。支持捷瑞数字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海普制盖e瓶盖、第一环保网等行业垂直门户网站做大做强做深,拓森服装、鼎信数字、拉峰服装等行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做精做细做优,形成一批工业互联网“单项冠军”服务商。支持海易通、瘦课网等电商平台深耕专业领域,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区域的知名电商平台。

四、文化旅游

深入挖掘我区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突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业多元化、全域化、国际化发展,打造烟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新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实现文化旅游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10%。

精品文化产业。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充分挖掘胶东文化、海洋文化等文化资源,全面展示莱山文化魅力。依托五彩城市奥莱广场、上市里等区域,加快建设烟台文化广场等项目,嫁接文化、艺术、休闲、创新等新的功能,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文化园区和特色街区。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建设植物园文旅、中节能文旅等项目,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基地。以烟台国际博览中心、烟台君悦国际会展中心为载体,引进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重大会议和展览活动,加快培育创意产品、工艺美术品等会展文化产品,培育一批文化企业品牌和市场品牌。

特色旅游产业。坚持“文化引领、旅游驱动”,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加快重点区域综合开发,打造国内知名避暑胜地。依托黄海娱乐城、滨海路旅游观光带等区域,加快渔人码头二期建设,推进海岸、海滩、近海的立体化综合开发,重点发展海上运动、低空飞行、海钓潜水等康养体育业态。围绕瀑拉谷休闲产业集群、辛安河湿地公园等项目,突出生态、历史、温泉、葡萄酒等文化积淀,积极发展温泉滑雪、自驾房车、养生养老、乡村民宿等业态。充分利用烟台植物园、朱雀山、围子山等自然及文化资源,加快培育拓展基地、家庭农场、田园综合体等业态,遴选建设一批研学旅游基地。结合金融、科技、商务等企业总部和业务中心集聚的优势,着力引进开发工业旅游等业态,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化发展的旅游模式。

文化休闲产业。深入挖掘城市文化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进行业态创新,加大城市营销力度,培育特色鲜明的文化休闲业态。做好凤凰湖、逛荡河、辛安河、瀑拉河等水系文化打造,开发水岸休闲特色街,重点培育垂钓、健身、特色演艺等业态,创新策划开展花会、庙会等民俗活动,建设集高档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城市绿肺区。以市体育公园等为载体,依托高校聚集、海洋资源丰富优势,重点发展运动休闲、体育竞赛、冰雪乐园等业态,积极举办驱逐舰爱国教育活动,帆船、冲浪等赛事以及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各类演艺活动,进一步扩大体育赛事、文艺表演规模和层次,做大做强仙境海岸、放鱼节等一批文化品牌。

第五章 创新发展城市新经济

坚持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谋划推动平台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创新产业融合发展途径,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营造各种新业态、新模式竞相迸发的创新生态。

一、培育创新经济业态

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依托高铁新区、凤凰工业园、总部—峰山片区等载体,聚焦平台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等领域,推动新经济从概念走向实践、拓展为全新产业领域,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平台经济。支持传统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打造平台生态,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平台企业和品牌。依托总部经济基地、高端楼宇等载体,建设成为集企业研发办公、休闲商务、会展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集聚地。鼓励企业重视创新平台建设,在优势产业、前沿科学等领域创建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强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器建设,通过培训辅导、融资对接等服务,为创业者搭建成长平台。以橙色云科技、云天电子、鼎信数字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研发设计、数据分析服务等重点互联网平台。鼓励企业开放平台优势资源,共享实验环境、仿真模拟等技术平台及公有云资源,实现互惠共赢发展。鼓励核电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促进仪器设备、研发创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加快莱山基金中心等金融平台建设,促进投资基金、资本市场服务、金融人才服务等业态加速聚集,建设烟台市金融枢纽。

体验经济。以消费者体验需求为核心,从生活和情境出发打造体验经济新形态,驱动高端消费市场。依托华润中心、保利Mall等现有城市综合体和商圈,引进开发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平台、体感游戏等泛娱乐业态,打造一批集观影、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独特的都市体验空间。支持引进一批智慧书城、城市书房、特色咖啡馆、新式茶饮、鲜花艺术店等艺术气息浓厚的文化体验空间,通过居民感官体验提升商品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实施“点亮莱山”夜间消费,加快培育渔人码头、上市里、五彩城市奥莱广场等夜间消费地标,打造高品质夜间经济示范区。繁荣首店经济,以主题酒店、特色餐厅等为主培育发展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满足年轻时尚消费需求。推动渔人码头、烟台植物园等旅游景区推出云游览、云观赏服务,丰富游客体验内容。

创意经济。加快融入创意时尚和文化元素,塑造“创意莱山”的品牌形象。聚焦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培育提升企业设计服务需求,推动工业设计与企业战略、品牌深度融合,开展产品、系统、工艺流程、商业模式和服务等设计创新,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骨干企业。探索成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引导和支持旅游开发企业,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开发绿色、实用、有创意的旅游商品。鼓励成立各类“专、精、特、新”的成长型工作室、设计室,加快发展广告传媒、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移动媒体等产业,依托高校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培育具有较强创新力和竞争力新兴文化业态。

二、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借力“AI+”、“VR+”等新技术,推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重点企业在商业消费、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发展壮大新的商业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加快构建莱山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支点。

新零售。主动适应新消费发展趋势,大力推进零售新业态,打造烟台市新零售创新策源地。推进青岛永旺、新世界百货等大型商贸企业实现智能化、场景化升级改造,拓展社群营销、直播卖货、云逛街等消费新模式。以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依托中宠食品、东方海洋、拓森服装等骨干企业加快融入平台型、直销型电商平台,支持生鲜超市、餐饮零售等行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智慧化供应链等全新元素,迅速增强产品流量和影响力。鼓励家居家装、电子服装等行业积极布局线下主题体验馆、推行个性化创意化定制,缩短生产端与消费端距离,探索建立一批24小时无人餐厅、无人值守货柜、无人便利店等,满足新中产阶级对精品、方便的诉求。

新教育。探索基于新技术的教育新模式,推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统筹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加快建设学科教室、智慧教室、图书馆等创新型教学空间,推进智能化学习终端、VR教学的普及应用,鼓励引进远程教育、云课堂等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基于移动终端、物联网的智慧学习空间。依托桐林1978、优等教育等培训机构载体,鼓励十二学教育、高薪教育科技、瘦课网等教育互联网企业,积极布局智慧教育云平台、数字化校园、个性化学习终端、教育软件等领域,致力于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教育云服务商。鼓励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等积极布局以人脸识别为核心的智能校园系统,结合智能感知终端,整体提升校园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安防水平。

新医疗。鼓励就医、健康管理、养老养生等领域与人工智能、5G技术等加快融合,推动医疗健康行业智能化建设和模式改变。鼓励烟台山医院莱山新院等三甲医院及各民营、社区医院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化就医体验,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推动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医疗服务发展,探索智能诊断、智能临床决策、机器人手术等智慧医疗新模式。依托现有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鼓励正大养老公司、秀林养老等积极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鼓励新华健康、美年大健康、银座健身等健康管理机构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紧密结合,推动健康生活、疾病预警、治疗康复等各环节智能化发展。

三、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大幅提升城市治理各领域业务的智能化、协同化水平,推动城市、社区、家庭的互联互通,着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大脑。坚持规划建设与运营服务并重,积极融入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运行管理体系。依托市级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枢,打通部门、行业的数据壁垒,推进数据资源归集和共享开放,实现城市经济社会运行状况的动态监控、预测决策、智慧调度。综合运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数据资源平台,以及专家人才、自然资源、科技资源等基础数据库,以数据资源赋能产业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脑”建设和应用推广,立足于智慧化园区定位,利用5G、大数据等技术对莱山经济开发区、凤凰工业园等重点区域进行智能化设计,对区域内生态环境、电力能源、安全管控等进行全面监测管理。

智慧基础设施。加快轨道交通、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围绕烟台南站枢纽周边,加快构建集城市地铁、快速公交、旅游专线、机场大巴等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完善站前广场、长途汽车站、出租车场、城市候机楼、旅游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全力推进潍烟高铁工程,加快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结合站点周边实施地上、地下空间及沿线村居等综合开发,确保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统筹推进全区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IPv6升级,推动企业利用IPv6等技术进行内网改造。快速推进5G网络建设,至2025年建设5G基站1600个以上,5G网络用户普及率达到60%,积极推动5G在产业领域、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应用示范。推进人、车、桩协调发展,增加城市社区、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数量,到2025年新建不少于60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应用智能视频分析等技术,建设监测、调度、管控、应急、服务一体的智慧路网云控平台。鼓励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建设综合性智能物流服务平台,开展仓储库存数字化管理、安全生产智能预警、车辆货物自动匹配、园区装备智能调度等应用,引导农村智慧物流网络建设。

智慧公共服务。深入政务服务、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

积极推广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功能和服务体系。推动市民卡便民服务、数字城管、网上大厅等电子政务服务,推动城市智能化运行。聚焦交通、环境、安全等场景,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大力推动用电管理、身份识别、新型传感器等技术在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家居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快建立以信息共享、民生普惠为特点的智慧城市圈。健全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强化对行政执法、市政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城市汛情、雪情等后台监控预警,依靠智慧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支持东方威思顿、威尔数据等骨干企业由产品制造商向智慧城市运营商转变,实现政企合作互利双赢。

第六章  全力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

全面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树立城市更新理念,高标准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创新城市管理服务,加快建设具有集聚力和影响力的高品质核心区,全方位展示烟台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形象。

一、全面提升城市魅力和品质

强化城市经营理念,重点围绕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全力突破,加快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和整体形象,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城市名片。

(一)完善中心城区功能。挖掘中心城区区位优势,强化现有资源要素整合,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集聚。依托渔人码头、黄海娱乐城、烟台大学等重点区域做好景观设计和亮化工程,加快建设和完善3-4个具有独特性、原创性的城市地标和特色商圈,进一步增强城市辐射力、集聚力和吸引力。依托西马家都、东马家都、丰田、蒲昌等25个旧村改造和33个老旧小区二次改造项目,有计划地建设国际社区以及专家公寓、白领公寓等中高端住宅集聚区,完善商业配套、娱乐休闲、车辆停放和物业管理等方面服务,努力打响宜居莱山品牌。适时配套中小学校、幼儿园、文体中心等设施以及洗衣快餐、咖啡书吧等社区服务业,强化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职能,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培育,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打造功能完善、服务齐全、充满活力的中心城区。

(二)建设一流基础设施。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统筹规划、适度超前、有序推进,着力形成网络化、功能型、全覆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积极融入省、市综合交通网,完善高速公路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全力推进明达西路西延等40余条城市道路建设,全面打通城市道路“微循环”。适时启动部分节点的立体交通建设,配合做好烟台南站片区路网、港城东大街三处立交等项目建设。加强消防救援站、应急救援站、市政消火栓等市政和乡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适时建设应急救援站和农村(社区)微型消防站,推进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严重区域停车场等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统筹安排迎春大街、观海路等主干道地下综合管廊的开发利用,探索烟台植物园周边、总部经济基地等结合新建道路同步实施地下工程,积极有效拓展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区域供气、供水、供热保障能力,到2025年底,城市综合供水能力增加到30万m³/日,城区居民天然气普及率达99%以上,供热普及率达到85%。

(三)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按照“核心区”定位要求和工作标准,牢固树立“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大城管理念,建立科学、完善、长效的管理机制,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努力打造洁、美、亮、丽的标杆城市。常态化、规范化推进重要节点、重点区域以及主次干道的环境综合整治,到2025年底,全区80%以上道路达到全省深度保洁作业标准要求,公厕便民服务设施配备率达到100%,公共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密闭化率达到100%,新增小型生活垃圾压缩站15台。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加强雨水收集及利用;逐步开展问题管网改造,进一步提升污水收集及排放能力。优化综合执法方式,稳妥开展违章建筑查处以及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露天烧烤和野广告清理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5年底,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2%,城市和县城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二、全面加快乡村振兴发展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与城镇化联动推进,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强化农村造血功能,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打造具有“莱山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一)营造乡村特色风貌。科学规划乡村布局和风貌,建设全域景观式村庄。依托孔辛头、朱柳、崖前等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和引导乡村风貌总体格局、街巷空间、建筑形态等方面,营造富有胶东地域特色、体现现代文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培育包装要捷、繁荣庄、北格庄等特色民俗村,保存历史文化脉络的同时,大力发展民俗体验、民间艺术等展现文化精髓的业态,打造一批具有深厚底蕴的“乡村记忆”村落。以院格庄街道独特的葡萄酒和温泉资源为载体,全方位发掘乡村的个性和特色,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特色村。

(二)加快农村产业融合。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新六产”,突出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的主题,以都市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黑尚莓生态观光园、南水桃林乡村体验项目等品牌优势,重点发展农业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休闲业态,打造一批高效农业生态园。积极发展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以民俗观光、休闲娱乐、农耕体验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路线,拓展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乡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示范区。

(三)创新农村发展模式。鼓励引导各种社会资本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转让等方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互联网+农业”工程,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强化农产品的品牌建设,积极开展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作物做大规模、做强品牌。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建设,建立集生产、加工、运输、营销为一体的电商生态产业链。加大对烟台大樱桃、莱山蜜桃等农产品的包装、品牌策划,通过线上线下交易平台、电商直播等多种形式加大推广力度,因地制宜发展一批淘宝村和农村电商示范村。强化城乡人才流动的制度性供给,补齐农村人才短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三、全面建设现代生态城市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市核心区绿化品位,建立生态环保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环境优美的低碳、生态、绿色城市。

(一)美化生态环境。加快绿化建设,提升改造三滩片区、凤凰湖等现有绿地及公园,构建沿河、沿路、沿山体、绕村庄生态绿化网,到2025年实现城区绿化覆盖率46.3%、绿地率44.58%。深化“河长制”管理机制,重点做好瀑拉河、友谊河、辛安河桃林段等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对车家、朱柳、曲村等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全面消除劣V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打造烟台最美海岸线,抓好海洋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实施近海生物资源修复工程,强化海洋牧场示范工程和海底森林建设。提升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对入海排污口、涉海工程项目等进行全面监测,到2025年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90%。

(二)实现绿色转型。突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营造崇尚生态环保的社会氛围。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支持清泉实业、东昌供热等企业推广清洁燃烧技术,积极推广电代煤、气代煤,鼓励发展生物质能、天然气、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加强围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朱雀山森林公园、辛安河省级湿地公园等绿色生态管理,规划建设绿道慢行系统,打造都市绿色复合功能走廊。完善绿色交通体系,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共享单车应用,扩大公交车、公务用车新能源车辆比例,倡导勤俭节约、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出行方式。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立足生产、生活两大领域,围绕企业、产业、社会各个层面,建立横向共生、纵向耦合的全域生态循环发展系统,构建全域生态循环发展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发展。

(三)严守生态红线。严格落实禁燃区各项规定,建立大气污染24小时在线监控平台,科学推进散煤清洁化治理与清洁供暖等工作,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坚定不移落实《莱山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依法打击各类乱搭乱建、乱采乱挖行为。强化约束机制,完善污染物的排放许可制度,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超量排污。健全碳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等制度体系,确保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建立责任追究,将生态效益纳入部门考核指标,加大环保考核权重。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企业纳入全区失信企业名单,不给予任何扶持奖励政策。健全全区环境监测体系,完善水质、大气、土壤监测系统,定期发布各类环境质量参数,建立环境污染快速识别及报告的预警系统,确保污染事故及时处置。

第七章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机制,发挥区内产业优势、挖掘内需潜力,加快构建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激发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活力。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加快集聚创新要素、完善金融体系,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全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在简化行政环节、提高服务效能、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全市一流营商环境。严格执行“放管服”改革规定,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程网办、并行办理等机制,实现“掌上办”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便捷、高效的服务。主动对标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标准及先进城市经验做法,聚焦简化企业和群众办事流程、压缩办结时限等领域,坚持问题导向、大胆先行先试,推动营商环境水平系统性提升。加快要素市场体系建设,让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外来企业和本土企业平等发展、共赢发展。积极探索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包容审慎监管,量身定制监管模式,为新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全力净化经营消费环境,遏制各类侵权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抓好各项改革试点,推广成功经验,争取省、市下放各类权力的先行试点落户我区,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

(二)持续集聚创新要素。将创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源泉,增强全社会创新活力,全面激发和挖掘创客潜力、创业活力和创新能力。加大对优质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性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着力为投资者创造一个公正宽松的创业空间,推动有潜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为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先进型企业瞄准基础研究和前沿产业领域,集中梳理产业链、供应链、需求链薄弱环节,通过与行业龙头、院所全方位合作,有的放矢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和链条断点。鼓励企业参与制定行业、产业技术标准,提高原创性、高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充分发挥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海岸带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科技资源,鼓励其按企业需求确定研究课题,并从机构、人才、信息等方面为产学研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使相关成果能够率先在我区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努力将我区打造成全市科技创新领航区。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新认定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0个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GDP比重达2.5%以上,拥有发明专利1200件以上。

(三)持续完善金融体系。按照“做全门类、做强机构、做大规模”原则,加快构建以银行业为龙头,证券、保险业、基金为支撑,信托及新兴金融业态为辅助的现代金融体系。大力招引市级以上资产管理、证券投资、保险理财等新型金融机构,境外知名的金融控股集团以及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支持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设立村镇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等,鼓励典当行加快发展,积极支持创办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形成较为完备的准金融机构服务网络。依托莱山基金中心,引进培育一批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等机构实现协同发展,形成优质基金聚集效应,力争到2025年,各类基金机构达50家。加强银政、银企沟通合作,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指导有实力的企业加快上市进程,力争到2025年,全区上市企业达到10家以上,在“新三板”或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12家以上。

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战略叠加优势,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搭建开放合作新平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区域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一)推动招商引资攻坚突破。坚持政府企业双轮驱动,创新招商模式,全力推动内资外资双突破,引资引智双攻坚。重点围绕壮大主导产业规模,瞄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国内外500强、大院大所,持续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集中人力、政策、土地等资源优先保障,加快聚集一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一批事关莱山发展的重点工程、一批关乎民计的重大事项,实现借梯登高发展。强化产业基金引导、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在欧美、韩国等地以及北京、深圳等区域聘请专业招商顾问,搭建专业招商队伍,委托招商中介机构开展代理招商,构建多位一体的专业招商体系。整合梳理全区对外招商土地、闲置厂房,着力盘活存量资源,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新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实行“点对点”全程跟踪服务,促使在谈项目早落户、落户项目早开工。

(二)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对接国内外优势资源,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为开放发展增添新动力。鼓励企业继续巩固发展日本、韩国等传统市场,深度开发欧盟、北美发达国家市场,积极开拓俄罗斯、印度、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优化国际、国内市场布局。引导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市场需求,加强贸易内循环,积极搭建内销渠道和平台,助力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转内销。鼓励杰瑞集团、中宠食品等行业龙头企业走“专精特新”国际化道路,积极开展海外并购、拓展全球营销及生产网络。吸引境外企业在我区设立研发中心、销售机构和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依托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的金字招牌,鼓励中小贸易企业发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技术服务等新型服务贸易,从生产加工环节向研发、设计、渠道品牌推广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全力挖掘企业开放潜能,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三)聚焦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广泛吸纳各领域高端人才,建设创新人才集聚洼地,倾力建设“众智莱山”。继续实施“莱山英才计划”,不断加大人才激励力度,重点瞄准行业领军人才、高技术人才强力攻坚,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奖励实行“一事一议”,促进人才回流助力高质量发展。加大石油装备、核电装备、医养健康等领域人才引进力度,积极为高端人才参与重大科研、工程、产业项目攻关搭建平台,精准引进能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发展的科研团队和高端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服务站”作用,为人才提供企业注册、法律咨询、工程申报等事项的一条龙服务,在人才招聘、就业、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人才公寓建设,及时解决好高层次人才落户、家属安排、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力争到2025年,新引进各类人才2万人、高学历高技术人才1500人、高层次人才100人。

三、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加快推进管理方式、理念、目标等的全方位转型,着力健全完善平安、和谐、法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夯实全区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推进法治莱山建设。完善法治莱山建设组织领导体制。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法治建设落实情况的法治督察,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发展,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科学谋划好“八五”普法工作。推进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扎实开展“法治示范镇街”、“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法律制度,规范运行程序,健全决策机制。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律师业转型升级。加强行政复议应诉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总体水平。推进“集约化”矛盾纠纷非诉化解机制建设,健全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和促进法治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社区矫正规范化水平。

(二)推进平安莱山建设。加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融合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体系。全面组织开展莱山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掌握全区自然灾害风险情况,提升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持续深化扫黑除恶、禁毒斗争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安全。依托大数据技术全面推进智慧治理顶层设计,以更高标准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对全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安全动态监测,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强食品药品监督力度,建立食品药品源头、生产加工等各环节安全预警机制和责任追溯体系。建立健全防范公共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的预警和预防机制,全面加强海防体系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

(三)推进和谐莱山建设。坚持法德共治,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规范文明行为,纠正不良行为。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将查询使用信用记录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各环节,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大力推进阳光政务、阳光执法、阳光司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社会公众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推进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师人才库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引入课堂,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建设,做好民族成分认定、变更服务和解决民族纠纷等工作,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发挥好宗教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宗教执法队伍建设,抓好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宗教活动场所。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和激励奖惩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和价格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假冒商品销售,提升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规范畅通信访渠道,清理化解信访积案,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第八章  共建共享富裕幸福新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制度、守住底线,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紧紧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切实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坚持公平与质量并重,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促进全区教育事业优质化、均衡化、内涵式发展。

(一)坚持教育优质化发展。实施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五年新引进招考教学名师、教研员和研究生以上高层次教师600名;搭建教师培养培训平台,依托名师骨干教师工作室构建研修共同体,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积极引进名校资源,鼓励民营资本高起点兴办优质民办学校,加大优质资源培育引进力度。以全区中小学校为重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智育创新,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模式;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注重学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开展好中华经典诵读、校园足球、运动会、艺术展示、研学旅行等活动,全力提升学生体育、艺术素养与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学校安全“三个清单”为抓手,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集中整治活动,深化校园、食品、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努力打造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

(二)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黄海路街道、莱山街道中心幼儿园等7个公办园建设,鼓励高校、村集体等利用国有或集体资产开办幼儿园,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在幼儿园存量范围内增加普惠幼儿园数量,普惠率在90%的基础上稳步增长。到2025年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2.8个。新建、扩建第二实验小学、实验小学万光校区等12所学校投入使用。实施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推进普通高中学校通过不断挖掘和丰富内涵实现多样化发展,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有质量的普及。进一步健全中小学校舍改造提升长效机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确保所有中小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实现县域办学条件优质均衡。实行差异化的学生资助政策,充分满足相对贫困家庭子女多元化需求,做好“两免一补”等各项经费保障工作。

(三)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切实加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优化高校和学科专业布局,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鼓励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实习和科研基地,结合“青春引智”行动计划,把脉梳理企业人才需求,建立企业冠名、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的育才模式,着力培养一批复合型技术人才。发挥高校在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突破关键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对标最高标准和最高水平提升学科能级,着力增强基础研究创新策源力和高端人才国际竞争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职业化教育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二、健全文化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着力建设文化强区。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建立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区疾控中心为龙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全面提高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地方病防治能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大相关资金和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倾斜力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我区全科医生制度,引导、鼓励街道医院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不断扩大全科医生覆盖面。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助理)数4.225人,注册护士数达到4.1人。

(二)提升公共卫生应急防控能力。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完善参与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全民公共卫生应急素养、全民公共卫生意识。充分发挥国防动员体制优势,建立健全应急动员响应机制,强化综合防护措施建设。规范大型展馆建设标准,确保会展中心、体育馆等建造留好接口和空间,关键时刻能够迅速转化利用。按照“平战结合”要求建设专业医院,确保一旦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够迅速转化为应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及时做好预诊、分诊、转诊,提升病患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突发事件后的信息发布与政策协调能力,强化各部门的沟通与配合,提高防控效率。

(三)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引领风尚,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胶东剧院、文化馆、城市美术馆等区级文化载体的运营管理,进一步规范街区综合文化站,不断健全区、街、村三位一体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的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积极引进和深入挖掘葡萄酒温泉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方面资源优势,加强品牌策划、培育和宣传,积极筹办温泉文化节、农业嘉年华等品牌活动,形成一批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和培育剪纸、窗花、草编等胶东民俗文化业态,培育一批特色民间工艺品牌。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逐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实现更加稳定更有质量的就业,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立公平、制度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全方位提升就业质量。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保费缴纳、薪酬等政策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报酬权、休息权和职业安全,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鼓励高等院校或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训,搭建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与实践平台,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结合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建立灵活就业、“共享用工”服务平台,提供线上职业培训、灵活就业供需对接等就业服务。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推进海外人才、大学生、城镇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等。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推进失业保险金的线上便利化申领,方便群众办事。

(二)多渠道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紧密对接上级社保待遇调整机制,始终保持全市一流水平兑现养老、医疗、低保、特困等保障政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金标准动态调整及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全覆盖。支持社会力量投入运营医养结合机构,到2025年医养结合床位力争达到4000张。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等各项政策制度,推进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建立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国家新的生育政策和人口发展战略,引导群众理性生育,确保合法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

(三)多举措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完善社会保障网络。深入实施农业产业提升工程,保证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增加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全面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落实养老保险、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家庭医生和残疾人保障等政策,确保各类保障性政策应享尽享。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自主意识,摆脱对扶贫政策的单纯依赖,通过职业教育、农技推广、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增强稳定脱贫后劲。

另外,加强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和群众体育工作;完善基本应急广播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粮食应急调控能力、不断巩固粮食安全保障基础;抓好气象、防震、消防等防灾减灾系统工程建设;健全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体制,加强交通战备、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经济动员工作;广泛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区、拥军优属模范单位等活动,做好拥军优抚工作;强化档案基础设施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外事侨务、史志、审计、统计、物价、民族宗教、残联、团委、妇联等各项工作不出纰漏,全方位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

第九章  提升规划实施成效

“十四五”规划是莱山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保障“十四五”规划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履行政府职责,助力项目实施,强化责任担当,有效推进规划的分类实施、责任落实和监督评估,推动工作落地落实,确保规划实施有抓手、有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使监督贯穿于“十四五”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重大政策、推进任务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实施重大工程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坚持领导带头。建立健全机制,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政治素养,完善政绩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完善统筹指导、综合协调和调度推进机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根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搞好衔接,确保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三)完善推进落实机制。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及时分解落实规划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各部门、街道要深化细化落实方案,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期限,加强合作、切实推进,提高规划执行力,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项目支撑

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始终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推动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进一步集聚要素资源,推进项目建设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

(一)科学筛选论证项目。按照主导产业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注重发挥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专家、第三方评估机构等作用,完善项目筛选论证程序,谋划一批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的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重大项目库。建立重大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实施项目退出和增补制度,对新提出的重大项目,经认真组织论证后,符合要求的及时纳入项目库管理。

(二)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切实发挥重大项目对全区发展的引领示范和支撑带动作用,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状,强化项目推进和督导考核,确保有抓手、有载体、有成效。加大对上衔接争取力度,确保更多项目纳入省、市大盘子。对重大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建立首问负责制,全程跟踪服务、上门服务。完善重大项目库和监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维护、监督管理等,密切跟踪重大项目进展,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三)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强化重点项目领导分包制,区级分包领导作为项目推进的“总指挥”、“总调度”,强化调度,重抓落实。按照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保障用地需求。落实职能部门联审制,各部门各单位应通力合作高效办结手续,充分完善落实容缺受理机制,压缩项目建设整体时限,确保项目快速推进。激发牵头单位主观能动性,各牵头单位作为项目推进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专门班子,将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定人、定岗、定责,认真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力促在谈项目早落实、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投产。

三、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进一步完善规划落实的管理机制,有效推进规划的分类实施、责任落实和监督评估,形成实施规划的强大合力和制度保障,确保“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一)加强规划体系衔接

科学制定年度计划,把《纲要》提出的任务目标分解到年度计划中,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加强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与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形成规划实施合力,保证规划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健全规划评估修订机制

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总体规划由区政府组织评估,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评估,将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当经济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原因使经济运行偏离规划目标过大时,应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三)加强对规划纲要的宣传

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使实施规划成为全区上下的自觉行动。各级各部门应切实提高规划意识,树立长远发展观念,自觉以规划指导各项工作,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确保规划提出的任务和目标如期顺利实现。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4 山东省商务厅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