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政策

来源: 2024-02-02 11:02:00

崂山区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综合实力,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青政办字〔2023〕57号)》,结合崂山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提升优势产业服务资源配置能力为出发点,坚持创新引领,扩量与升级并重、传统与新兴协同,放大发展优势、加快补齐短板,激活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力,为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提供重要支撑。

二、发展目标

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服务业产业体系。按照核心区提能级、强密度,各片区显特色、促发展的原则,打造“一核、两带、七片区”的服务业空间发展格局,坚持中心引领、两带联动、全域统筹,将崂山建成在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科技服务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新高地、发展新平台、对外新门户。

(一)总量规模、辐射半径持续扩大。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到2026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975亿元,城市核心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由青岛都市圈、胶东经济圈向黄河流域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突破823亿元,比重达到84%,数字赋能、业态高端、辐射力强的新时代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形成。

(二)发展能级、品牌效应显著提升。区域重点产业引领性显著增强,到2026年,金家岭金融区基本建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一流金融聚集区,金融业增加值突破295亿元;科技创新强区影响力不断扩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内一流创新型产业体系和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有效形成,科技服务业规模突破204亿元;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山海特色的世界旅游度假目的地基本建成,全区旅游总接待量突破28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30亿元。

(三)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更具活力。服务业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持续扩容,规上企业、总部企业、上市企业、创新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到2026年,全区服务业规上企业总数突破1050家,总部企业达到56家,上市企业达到12家,独角兽企业达到9家,瞪羚企业达到34家。

三、发展重点

(一)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能级

重点发展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现代贸易、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到2026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72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9%,高水平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1.现代金融

招大引强,强化财富管理核心区、创投风投示范区、数字金融先行区“三区”优势和金家岭财富集聚区品牌优势,以高端金融项目招商为抓手,做大现代金融产业链规模。发展数字金融,深化国家金融科技应用试点,聚集一批银行业、保险业和金融科技机构,探索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数字金融新业态。到2026年,数字金融企业达到115家,全区金融机构及类金融企业总数超过1500家。(责任单位:区地方金融监管局、金管委相关部)

2.信息服务

聚焦“四新”重点企业,着重支持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业态模式先进、带动作用显著的企业发展。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链主”企业,围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慧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大力发展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信息技术集成服务等。加强平台建设,推动智能制造、生物医疗等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吸引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统一算力管理,建立智能算力统一管理平台,降低企业算力采购成本。加快转型升级,支持软件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创建省级产业大脑、申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创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鼓励企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到2026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累计15家以上,获得“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等称号的企业3家以上,争创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4家以上,新增10个以上虚拟现实应用示范项目,全区虚拟现实领域企业和研发机构超过180家。(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高科园管委相关部等)

3.科技服务

做强海洋科学、生物医药、检验检测等产业,重点推进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服务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产学研协同创新基础,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争创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区。支持服务剥离,引导制造业企业和大型建筑业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剥离非核心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研发设计、创业孵化、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推进检验检测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检验检测专业园区,建设国家环境监测仪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筹建全球标准数据中心(青岛)。提升新品研发、技术攻关、标准制定等服务规范,创建服务重点产业链发展新模式,提供多元化认证供给。2024年上半年,出台支持制造业企业和大型建筑业企业剥离非核心服务激励政策。到2026年,检验检测产业园及其辐射区域初步形成上下游企业及配套服务较为齐全的产业链,全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达到62家以上;引进建筑工程及市政设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1家以上,培育科技服务机构12家以上;科技服务业各细分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

4.商务服务

完善商务服务企业体系。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加强供需对接,开展“人力资源+”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专精特新”企业等专项对接活动,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重点行业企业的沟通对接,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做大法律服务业规模,高标准建设青岛金家岭金融法务区,打造立足青岛、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法律服务高地;引进知名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机构,拓展高端服务市场需求空间;引导广告产业集聚,培育省级广告产业园,推动广告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广告业广泛应用,引导广告业企业增加营销策划、创意设计和信息技术等投入,提升专业化水平;强化会展品牌引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办展机构对接合作,发展绿色会展、数字会展,提升会展产业发展层次,支持和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等招展办展,引办、申办大型展会活动,打造知名会展品牌,不断提升会展质量和效益;结合崂山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城乡风貌、产城融合资源等特色优势,依托青岛国际啤酒节、大型会展等活动,充分发挥其在“食、住、行、游、购、娱”多领域的消费带动作用。2024年底前,出台支持广告业集聚发展激励政策。到2026年,商务服务业各细分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9%以上。(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崂山公安分局)

5.现代贸易

全力推动传统业态升级,重点发展数字贸易、离岸贸易、转口贸易、跨境电商,加快传统贸易企业数字化改造,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全球消费资源汇集能力。积极培育视听设备、消费电子、大宗商品等领域贸易龙头企业,支持互联网贸易平台做大做强,完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推动全产业链高效协同,实现行业内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数字化。到2026年,全区实现贸易额5245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6.现代物流

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发挥航运、贸易、金融企业集聚优势,进一步吸引龙头企业总部、分支机构入驻,打造现代物流产业特色楼宇(园区)。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信息资源融合共享,推动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互通,提高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将现代物流服务深度嵌入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统筹谋划物流设施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与区域、产业、消费协同布局。到2026年,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物流体系,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实现420亿元,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7%。(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楼宇经济发展中心、各街道办事处等)

(二)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契机,加快发展文体娱乐、时尚消费、医养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坚持优质量、上水平,使生活性服务业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到2026年,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行业规模达3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增速,医养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社区15分钟便民消费圈全覆盖,切实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1.文体娱乐

充分释放崂山独特的“山、海、湾”优质自然资源禀赋和丰富的地域文化魅力,依托崂山风景区、石老人滨海公园、国信体育中心、国际高尔夫球场等特色休闲载体,深入挖掘文化潜能,积极推动时尚品牌赛事发展。进一步开发森林康养、运动康体等产品,探索创新乡村休闲游运营模式,实现资源到资本的深度转变,促进文旅业态融合升级,打造崂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片区、世界级旅游景区、山海特色的世界旅游度假目的地。到2026年,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教育体育局、崂山风管局相关处、各街道办事处)

2.时尚消费

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战略支点,以金家岭核心商圈和辽阳路都市生活商圈为引领,推动海尔路、香港东路和松岭路三条特色商业带贯通,依托张村河产城融合中心、沙子口滨海度假休闲中心、王哥庄国际旅游康养中心和北宅精品文旅名镇等片区,实施地铁商业、改造提升商业街、培育领军企业、孵化首店首发、打造城市IP、建设特产驿站等六大行动计划,鼓励新消费新业态发展,引进一线高端酒店品牌,提升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发展实力。到2026年,限上零售业销售额突破628亿元,限上餐饮业营业额突破10.6亿元,限上住宿业营业额突破10.4亿元。(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各街道办事处)

3.医养健康

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推动医养健康产业标准化、集聚化、融合化发展,打造服务优质、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产业体系。支持健康医疗大数据开发利用,鼓励发展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互联网医疗服务,推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发展社区健康,探索个性化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到2026年底,医养健康综合实力居全市前列,实现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到依靠人才、科技、信息和管理等创新要素,服务模式由分散割裂转变为系统连续,建立起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治理体系,养老机构中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建设完成医养结合服务机构13个。(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局)

四、落地行动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行动。紧盯行业头部企业,着力吸引外资法人、期货法人金融机构落户。对接国内优质资源,加大引进移动支付、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法人机构落户力度。强化企业上市服务指导,打造企业上市“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储备库,重点筛选符合区域产业方向、主营业务突出的企业,形成梯次推进格局。鼓励加大对科技、信软、文旅、绿色低碳等类型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与平台企业深度合作,有序发展仓单质押融资、信用证等服务。每年引进不低于2个区域性管辖金融机构和功能性总部,举办金融各领域对接活动12次以上。到2026年,数字金融法人机构落户不少于3家,推动不少于5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每年帮助崂山区企业融资不低于50亿元。(责任单位:区地方金融监管局、金管委相关部)

(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鼓励制造业大企业向工业设计、柔性定制、共享生产、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产业链延伸,加速制造业企业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智能产品+增值服务”转变,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瞄准工业企业产品供应和服务链条的数字化升级,发展设备健康管理、产品远程运维、设备融资租赁等面向制造业的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到2026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5家,培育国家级、省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15家,两业融合试点企业8家。(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局)

(三)新型应用场景谋划行动。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加快新型移动出行、在线办公、网络货运、“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迭代升级。发展基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时尚消费、文旅消费模式。引导会展企业共建云展服务实体,培育线上会议和展览平台。动态遴选发布应用场景需求榜单,推广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机制。到2026年,场景实验室达16家以上。(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四)科技创新载体引育行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联合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技术研发平台,坚持源头创新和应用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引进培育高水平研发平台,打造以产业技术研发为主的新型研发机构,鼓励不同所有制专业服务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引入多类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激励“链主”企业牵头打造创新联合体,推动大中小企业及科研院所深度协同,支持龙头企业向中小企业共享开发环境、科研基础设施等创新资源。到2026年,服务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8%,全区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56件;培育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服务业创新中心45个,新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市级服务业创新型示范企业各15家。(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市场监管局)

(五)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动。统筹打造院企对接平台,鼓励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提供“订单式”研发服务,实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经理人制度,孵化高科技企业。支持头部企业或专业服务机构在园区建设中试平台、熟化基地等,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运营平台,提供科技成果、股权网络竞价转让等服务,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到2026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突破9.5%,建设4个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平台。(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

(六)商务服务生态涵育行动。科学布局金家岭金融区、张村河片区中央商务区、创智谷科技创新区、株洲路产业创新创业区,统筹科技创新发展带、滨海休闲文化旅游带发展,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法务机构、会计审计、税务服务机构入驻工业楼宇、商务楼宇和专业园区,为制造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企业提供全周期伴随式专业服务,形成市场培育、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互动演进的持续动力。积极引进人力资源领域国内外500强企业中的总部机构和近3年内获得国家级诚信服务或品牌机构总部,建立重点企业与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联动机制。到2026年,引进人力资源服务总部企业分支机构在崂山落户2—3家,引进知名律师事务所15家以上。(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七)现代贸易信息赋能行动。发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服务、第三方交易或服务平台等。重点围绕家电、信息技术等细分行业,建设专业化、精细化产品和服务的B2B平台。积极运用云展会、跨境直播、VR看厂等数字化营销手段,拓展企业线上营销渠道。到2026年,打造科技含量高、行业影响力大的电子商务平台3家以上,年交易额过30亿元平台5个以上。(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八)现代物流模式升级行动。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拓展智慧物流商业化应用场景。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协同运营模式,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和智慧物流体系同步设计,打造制造业物流服务平台。加大交通物流头部企业总部招引力度,支持企业集聚发展。到2026年,新增现代物流规上企业30家,培育行业龙头企业6家,培育现代交通物流楼宇2栋,纳统数字化改造项目3个。(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楼宇经济发展中心)

(九)以文塑旅扩大消费行动。用活青岛大剧院、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城市展览馆、青岛雕塑园艺术馆等文化旅游载体,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禀赋,突出虚拟现实产业优势,建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馆、非遗展示中心等,打造元宇宙产业园。推出农业采摘、渔家民俗等精品线路,拓展海上旅游航线,形成全天候滨海、山地、城乡旅游产品体系。鼓励驻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放场景,与研学基地、旅行社成立共同体,开发研学及产业游线路。实施文创产品开发提升工程,与知名品牌联名推出符合新主流消费群体喜好的文创产品,并多渠道推广。鼓励承办文化展演、体育赛事等活动,积极扩大青岛国际马拉松赛在我区宣传及比赛期间影响力,举办世界级、国家级新兴产业特色赛事,承办中国·青岛时尚体育产业大会,持续营造宣传氛围,全面提振消费。到2026年,推出精品产业游、研学游线路不少于6条,与知名品牌(包括驻区企业)联合创建文创“伴手礼”品牌4个,举办大型赛事演出、展览展会90场次以上。(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科技局、崂山风管局相关处、区教育体育局)

(十)时尚消费提质增效行动。组织重点商圈、特色商街、品牌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推动以零售为主的单一商业功能向融合销售、体验、智能、定制等新型复合功能转变。改造提升商品市场信息化水平、线上线下融合能力以及服务拓展功能。支持直播电商、社群电商、“小程序”电商发展。鼓励电商企业对重点商家、品牌给予入驻、流量、数据等专项支持。到2026年,开展线上线下联合促消费活动20次以上,累计参与超200万人次。(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各街道办事处)

(十一)消费场景创新拓展行动。聚焦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在极地海洋世界、星光里、国信体育中心、古早文化城、张村河产城融合中心等街区探索开辟消费新场景。依托脱口秀、沉浸式演出等新型活动,与美食文化、新型消费、音乐、体育深度融合,打造夜经济场景最全、品质最优、底蕴最足、景色最美的“24小时旅游集聚特色街区”,每年对上争取一批市级消费新场景示范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探索打造全时、分时步行街区,有序放开酒吧、咖啡店、轻餐饮店等的“外摆位”限制,集中设立“崂山茶”“北宅樱桃”“王哥庄大馒头”“沙子口金钩海米”等崂山特色产品摊位展区。支持网红咖啡、文创潮品、传承创新特色小店等新型消费场景建设。到2026年,2条街区达到青岛市示范步行(特色)街或青岛时尚街区标准,创新特色小店达50处以上。(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各街道办事处等)

(十二)健康管理体系塑造行动。强化高端医疗服务,加快推进新华锦小蓬莱国际康复医院、青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进国际化高端医疗集团,打造一批重点专科国际合作基地,引导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发展个性化体检、疾病筛查、保健指导、健康干预、慢性病管理等服务。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站对接合作,完善社区医养服务设施,推进与卫生、助残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互补共享。到2026年,新增医养结合服务机构1个,累计引进培育有影响力的十亿级高端医疗机构及医药健康企业8家,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0%。(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局、高科园管委相关部、区残联、各街道办事处等)

(十三)增量企业招大引强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壮大服务主体。制定完善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服务业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和重点项目表,推进产业链招商图谱数字化,研判产业发展趋势,精准定位产业招商目标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强化“链主”企业产业链定向招商,按照“链主”企业提出的上下游企业清单,开展产业协同招商,推进集群式招商。吸引更多中央企业集团及其业务板块落户崂山,支持总部企业加强跨区域资源整合,提升总部企业经济贡献度。到2026年,每年新引进50亿元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1个,服务业总部企业1家。(责任单位:服务业各行业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重点项目载体建设行动。聚焦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每年遴选申报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立健全“1246”(一个目标、两项任务、四个分工、六项保障措施)推进机制,坚持“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节点责任化”方式,实施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推动银丰财富广场、海尔云谷二期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加快歌尔科技产业园、若七文化艺术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到“前期储备一批、签约落户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运营一批”,抓好大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到2026年,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一核”引领彰显高水平对外开放示范窗口区特色、“两带”发力推动产城融合、“七区”联动各展特色优势,多点支撑,“四新”经济潜力充分释放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责任单位:服务业各行业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崂山标准”建设行动。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支持服务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制修订,尤其在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海洋环境、节能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积极培育国家、省、市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鼓励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崂山标准”。到2026年,新增培育国家、省、市级标准化试点3项、4项、25项;新增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2项、国家标准140项、行业标准27项,主导或参与制修订的国际标准达到52项、国家标准达到580项、行业标准达到107项。(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崂山区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和各成员单位职能优势,及时协调推进落实重大政策、研究重大事项、沟通重要信息等,构建畅通高效的工作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要明确责任分工,确定专门领导、落实专门科室,做好本行业、本街道服务业发展相关工作的落实、推进等各项工作。

(二)抓好要素保障。加强财政扶持,完善“1+N”政策扶持体系,“一业一策”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以及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在土地、规划、审批等环节优先保障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抓好统计监测,完善服务业重点领域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服务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发展态势的监测、预测和分析。

(三)落实监督机制。完善服务业专项考核体系,强化行动计划的可操作性,对主要任务逐项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主体和目标任务。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工作推进落实,按年度制定工作要点,工作措施要与本行动计划相衔接,完善行业单位名录库、信息资料库,健全行业发展的动态监测、预测、形势分析和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4 山东省商务厅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