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2023-11-24 17:02:18
11月24日,记者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槐荫专场获悉,近年来,槐荫区积极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强省会战略等重要机遇,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成效被《乡村振兴文稿》《山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典型案例》《山东农业农村工作》《济南农业农村工作》《济南改革》等重要刊物刊发,明里村、邱庄村被中央电视台《我的美丽乡村》栏目专题报道。
以科技创新支撑赋能农业发展“新动力”
实施品牌强农工程,农业现代化转型跑出“新速度”。以吴家堡大米、西郊盖韭、吴家堡白莲藕、玉清湖圆葱为中心,大力加强生态农业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推动农业发展提质转型,“槐荫四宝”惊艳出圈。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成功探索稻蟹、稻鸭生态种养技术,真正实现“一田多收”。引进、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14家,家庭农场60余家,农业园区20个,鲁味斋、乐羊羊、盛农种苗、马大琛牛肉酱等一大批农业企业正在槐荫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
弘扬“稻改”精神,吴家堡大米种出“新高度”。建立水稻专业育苗合作社,推广“京引119”“金稻919”等优质品种,成功培育“济香1号”“济香2号”水稻本土新品种。引进“九大绿色防控技术”,建成5000亩绿色防控示范区,水稻生产实现零化学农药使用。探索无人机水稻直播技术,积极推广先进农机,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大米全程不落地。吴家堡黄河大米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被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粒米串起这片沿黄土地上的品牌梦、产业梦、富民梦。
加强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实现“新力度”。着力破解农户“不愿种地”“不会种地”等难题,推动耕地规模化经营,破局土地撂荒“隐忧”。省供销社、槐荫乡村振兴发展公司等积极履行国企担当,开展兜底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率超过80%,粮食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夯实。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成水稻育苗、插秧、植保、收割、加工等全链条服务联合体,推动农业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型,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以人居环境提升凝聚农村发展“向心力”
近年来,槐荫区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12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4个省级和美乡村、1个全市首批和美乡村先行片区。
提升基础设施,展现“新颜值”。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申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债资金3.16亿元,推动弱电线路全部入地、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农业设施全部升级、墙体立面全部美化、房前屋后全部绿化。全面推动“七星九美十三香”沿黄村庄连片打造,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3%,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100%,在全市率先实现清洁村庄、城乡环卫一体化、污水治理、厕所管护、道路硬化“五个全覆盖”。
优化公共服务,展现“新风貌”。创新提出“引领、督办、协作、宣传、奖惩”十字工作法,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污水、绿化、道路、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基础公共服务市场化运营。建成18个新型城乡阅读空间、43个农村幸福院,不断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推出“清洁家园我参与”“小手拉大手”、积分兑换、人居环境提升日等特色做法,汇聚全区力量,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绩多年来一直名列全市前茅,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坚持“塑形”“铸魂”双管齐下,持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构建“15分钟健身圈”,村级运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广泛开展“百村篮球赛”、乡村马拉松、“和美乡村”超级运动会、沿黄健步行等活动。持续深化“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以特色产业融合增强高质量发展“竞争力”
创新融合模式。积极打造“河创田园”乡村品牌,建成“泉城稻花香”田园综合体,推广“水稻-油菜花”轮作等模式,汇聚赛石玫瑰园、向日葵园、莲藕生态园等特色农业景观,创建2个3a级农业景区、1个省级青少年研学基地、1个省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特色采摘、餐饮、乡村民宿、民俗表演、青少年研学、康养、旅游、农产品销售等乡村旅游配套产业不断融合发展。
创建融合园区。引进赛石集团等知名企业,高水平建设西城高科、兴沃富农等农业园区,发展绿色农产品种植、康养花卉、精品渔业等产业,努力打造集休闲娱乐、研学教育、农事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创立融合品牌。依托30公里齐鲁黄河景观带,串联“七星五龙”“沿黄九美”“十三香韵”等特色村落,策划乡村特色旅游线路,举办插秧节、丰收节、沿黄生态马拉松、百合文化节、银杏艺术节等活动,打造柳梦长廊、银杏大道、明里北路等远近闻名的网红道路,槐荫知名度持续攀升,槐荫乡村正成为“城市边的梦想田园”。
以壮大集体经济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槐荫区不断拓宽涉农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基层发展模式创新与推广、完善督导奖励机制保障等,全方位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开创了济南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加快经营主体变革。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发展优势,加快“三变”改革。鼓励城中村用活保障房资源,建设星级酒店、写字楼等产业。鼓励远郊村盘活耕地、宅基地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新庞村共享农场、大李百合、邱庄温泉大米、席庄黄河大米、睿庭民宿等集体产业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全区年收入50万元以上村集体占比70%。
加快利润分配方式变革。玉清湖街道等创新性成立“共富公司”,采取“保底收益+利润分红”运作方式,建成“村民+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资本”利益共同体,实现村民收入、村集体收入同步提升,为“共同富裕”探索成功路径。积极开展“股权量化”改革试点,让村集体经济股民身份能进能出,解决发展难题,老屯村股权量化办法被全省推广。
加快保障监管变革。探索集体股权质押贷款办法,搭建银农合作平台,拓展金融助农渠道。推出“银农直连”系统,加强“三资”监管,坚决杜绝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为村集体经济规范发展保驾护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