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州市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来源: 2024-10-08 16:52:59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州市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滨政发〔2024〕1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鲁发〔2023〕4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10部门《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推动滨州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跨越式发展,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旅游强市,把滨州市打造成为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文旅提质赋能计划”,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助推文旅消费全面升级,创新旅游业态,聚力打造“东部红色、西部孙子、中部黄河、南部山水、北部临海”的全域旅游经济圈,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旅游业体系,全面绘成文旅融合发展新蓝图。

(二)发展目标。制定滨州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到2025年,实现文旅行业由全面复苏向高质量发展跃升,旅游业对滨州市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年接待游客超过1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60亿元,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五星级酒店1-2个。到2027年,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市,业态多元、品质高端、绿色智慧的供给体系更加完善,年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8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积极培育5A级旅游景区。到2035年,高水平建成文化旅游强市,“孙子故里·品质滨州”品牌在省内乃至海内外有更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建成国内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重点任务

(一)培育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优势

1.打造兵学文化名城。擦亮滨州世界级孙子文化名片。深入贯彻落实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计划,继续办好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论坛,大力推进孙子文化(惠民)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升改造孙子兵法城等主题景区,增强景区孙子文化内涵,推动惠民县渤海革命老区兵器博物馆展陈提升改造,打造兵学研学基地,推动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体现孙子文化元素。深度传承弘扬孙子文化,大力推进孙子文化进网络、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系列宣传活动。以孙子文化传承保护为基础,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及“非遗工坊”建设,支持剪纸、泥塑、草柳编等独具滨州特色的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鼓励文博场馆利用馆藏资源开发以孙子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推动文创园区、文创街区聚集发展。〔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市孙子文化研究中心,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2.打造吕剧文化传承地。实施“唱响吕剧”工程,推动(中国)吕剧博物馆、滨州吕剧基因数据库两大吕剧文化保护传承平台载体建设提升,举办全市戏剧演职员大赛、吕剧票友大赛、吕剧少儿大赛等三大赛事活动,开展吕剧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进企业“五进”活动,举办吕剧演出季、吕剧戏迷票友培训等N项惠民活动,进一步擦亮滨州“吕剧故乡”名片。围绕滨州历史文化资源,创作生产一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展示我市历史文化特色、体现滨州人民精神风貌的吕剧文艺精品。加大与艺术院校的合作力度,持续培养吕剧专业人才,形成“出精品、出人才”的良好局面,构筑全省吕剧文化发展高地。〔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3.打造黄河文化旅游新高地。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贯彻落实《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高标准做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携手沿黄地市共建品牌、共探文脉、共保生态,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提升打渔张森林公园、张王村、十里荷塘、蒲湖风景区、狮子刘、西纸坊、魏集古村落、齐东古城等景区景点,建设黄河旅游带。积极推动沿黄旅游公路建设,完善黄河文化体验廊道交通体系,培育黄河国家风景道典型段。构建以黄河为轴,以黄河文化为主线,以旅游景区为节点,以一体化交通为纽带,以点带面,辐射两翼的黄河文化旅游综合开发格局,打造富有“地上悬河”特色的世界级黄河旅游目的地、国家级黄河旅游度假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要节点城市,将滨州建设成为“黄河漫游之城”。(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滨州黄河河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4.打造红色文化弘扬地。实施“两个一批”红色文化保护工程,公布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北海银行渤海印钞厂旧址等一批承载红色文化的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立足我市革命人物、战争旧址、重大事件等,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革命文化教育普及,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发挥渤海革命纪念园、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等红色景区资源优势,挖掘革命英烈和革命文物等事迹,讲好红色故事。挖掘毛岸英故居、怀周祠、高家渡、长山民族魂纪念馆、一马三司令等红色资源,建设红色研学教育基地。以吕剧、渔鼓戏、扽腔、东路梆子等艺术表演形式和红色文化相结合,打造一批知名红色演艺节目。〔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5.打造临海文旅发展融合地。定位贝壳堤这一世界稀缺资源,探索打造高标准旅游目的地。挖掘渔业文化、海盐文化、海瓷文化、火山文化等传统海洋文化资源,实施贝壳堤国家海洋公园、滨州盐田艺术季、海洋牧场示范区等海洋旅游项目。提升贝瓷文化产业园、北海湿地公园、徒骇河湿地公园等核心项目和景区品质。引导企业加大文创研发力度,开发提升无棣海洋贝瓷、盐雕等系列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海洋旅游系列商品,提高临海文化旅游产业附加值。(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海洋发展渔业局,沾化区政府、无棣县政府、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6.打造名人文化标示地。深入挖掘兵家鼻祖孙武、《尚书》再造伏生、文学家东方朔、汉孝子董永、数学泰斗刘徽、一代名相范仲淹、著名词人李之仪、咸丰帝师杜受田、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等滨州历史名人,大力推进名人文化标示地建设。通过建设名人馆、博物馆、展览馆、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推介滨州名人事迹,讲好滨州名人故事。借助名人效应,深入打造“孙子故里·品质滨州”城市文化名片,借助新媒体、新技术让滨州历史名人潮起来、火起来,让饱含文化创新元素的优质内容成为传播链条上具有强大传播力的名人旅游“爆点”。〔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新闻传媒中心,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7.打造全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围绕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保护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引导乡村旅游连点串线扩面发展。围绕徒骇河周边资源,打造“沿着海河(徒骇河)去休闲”乡村旅游品牌。实施乡村“新空间、新场景、新活动”培育计划,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建设一批乡村书房、文化驿站、乡村讲堂、民俗博物馆等。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引进一批国内品牌企业来滨投资乡村旅游项目,支持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板块,培育一批本土乡村旅游小微企业。到2027年,建成3个旅游民宿集聚区、10个精品文旅名镇、2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100个乡村旅游运营主体。〔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二)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全面升级

8.实施景区品质提升工程。开展景区品质改造提升行动,实行“一景区一方案”,丰富体验场景、迭代更新产品、拓展综合功能。开展“文化活化故事化”行动,把典故传说、历史事件、名人故居等深度融入景区景点、文创产品和展示体验。推出高等级景区创建新举措,支持各县(市、区)打造游客人次过百万的核心景区,积极推动景区开展各类演出活动,支持A级旅游景区探索特色化演艺项目。深度挖掘滨州文化旅游优品级资源,积极培育国家级5A、4A级景区。〔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9.推动文旅跨界融合发展。推动教育事业、医养健康、休闲农业、工业制造、体育赛事、低空飞行等与文化旅游跨界融合。深化“康养+文旅”,争创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文旅康养强县。深化“教育+文旅”,支持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各级文博场馆、3A级以上旅游景区创建省、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深化“工业+文旅”,充分利用老旧厂房、现代化工厂、特色园区等发展工业旅游,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深化“体育+文旅”,支持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打造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深化“生态+文旅”,培育一批“黄河自然课堂”生态研学旅游产品。〔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10.发挥文旅项目引领作用。围绕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建立滨州重点文旅项目库,强化项目台账管理,实行清单式管理、责任化推进。抓好重点项目落地推进中存在的手续办理、土地供应、能耗指标、资金筹措等难点堵点问题。聚焦黄河文化,重点建设黄河国家旅游度假区、滨州黄河文化保护利用建设、蒲湖文化创意产业园、黄河谣健康城、博兴县全域旅游基础设施等黄河文旅项目;聚焦临海文化,重点打造贝壳堤生态旅游区、马山子镇福海沿海休闲旅游项目、渤海盐湖等临海文旅项目;聚焦孙子文化,重点抓好孙子兵法城改造提升、孙子故里森林公园、惠民鑫诚田园生态旅游区婚庆嘉年华等核心项目建设;聚焦乡村振兴,重点推进阳信县阳光田园实训基地、鹤伴山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区、友稻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等项目建设。到2027年,实施20个以上重大文旅项目,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形成1个以上“雁阵形”文旅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11.深入推进百企领航行动。推进文旅企业品牌化经营,打造综合性文旅企业集团,大力支持文旅企业发展,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引进文化旅游产业战略投资者,推动形成不同所有制文化旅游企业共同发展、大中小微文化旅游企业相互促进、开放多元的发展格局。鼓励文化企业上规模、提效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到2027年,培育2个以上精品旅游“十强产业”领军企业,6家文旅领航型企业。〔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国资委,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12.加大住宿业培育力度。认真落实《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星级饭店访查规范》等质量标准,加大星级饭店评定复核力度,积极推行星级饭店线上评定、线上复核,鼓励更多规模以上饭店评星定级。到2027年,星级饭店达到40家。突出精美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和精致化服务,提升乡村民宿产品质量,提高民宿品牌黏性。将滨州地方文化融入民宿建设,推动“民宿+非遗、美食、文创、研学”等融合发展。加大星级民宿评定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星级评定,不断提升民宿服务质量,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民宿精品。政府采购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项目,不得将星级、所有制等作为限制条件。〔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13.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活力。提升公共文化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场馆免费开放服务质量,鼓励各级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实行二三季度延时免费开放。继续实行旅游景区门票对老年人、残疾人、学生等特定人群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景区景点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前提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每年发放消费券不少于100万元,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创新突破淡季旅游,支持各县(市、区)加快旅游休闲街区、艺术街区、特色书店、文化娱乐场所建设,丰富夜游、夜食、夜娱、夜购等夜间项目,打造夜经济地标商圈。积极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及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工作。构建包容多样支付受理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度,完善重点文旅场所移动支付服务,优化业务流程,丰富产品功能,扩大受理范围,满足文旅消费群体对支付便利化需求。在重点文旅场所开展ATM受理改造,支持和便利文旅消费群体使用境内外银行卡支取人民币现金,保障营业网点和ATM现金供应,做好现金存取服务。〔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科技局、市退役军人局,人行滨州市分行,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三)丰富扩大文旅产品供给

14.统筹文旅活动。以“黄河大集”统揽各地大集庙会及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特色活动,擦亮“胡集书会”金字招牌,形成一年四季持续不断、高潮迭起的活动氛围。支持各县(市、区)重点培育1个特色活动品牌,策划搞好“中国节日”活动,积极承办全国、全省主会场活动。强化“乡村好时节”公益品牌引领,创新举办乡村旅游节、生态旅游节,鼓励发展田园音乐会、篝火晚会、美食节、露营节、采摘季等活动。支持各县(市、区)打造富有当地特色的节会子品牌,全市每年联动举办梨花会、冬枣节等10场以上乡村旅游主题活动。传承弘扬非遗美食、“老字号”品牌,积极举办“滨州乡村美食”评选活动。结合各地景区、人文景观、特色街区、酒店民宿等资源,推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海洋旅游、工业旅游等一批个性化、高品质“网红打卡地”。系统梳理全市各级、各类节庆、会展、论坛活动,建立定期发布机制,分类推出活动详情、举办地图和时间明细表,大力做好活动宣传。〔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15.改进地接服务。继续实施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保险试点政策,旅行社可自愿选择购买保险代替交纳质量保证金,有效降低经营成本。鼓励文旅企业提升代理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项的服务水平,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举行公务活动和群团活动时提供多样化选择。加强与知名旅游OTA平台战略合作,支持旅行社借助OTA平台,针对不同市场及客群研发优质产品。〔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总工会,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16.开发必购商品。推出滨州旅游必购商品大礼包。整合“山东手造”“滨滨有礼”“老字号”等特色产品,组合开发多款旅游商品必购大礼包。鼓励每县(市、区)开发至少3款大礼包产品,发布滨州旅游必购商品名录。积极组织市内重点文旅企业参加山东省旅游商品大赛,利用电商平台开展旅游商品营销推广活动。在重点景区、星级酒店、高速服务区、大型商超、城市综合体等,推出沉浸式旅游购物体验专区。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升级工程,依托乡村景区、民宿、驿站、酒店等,建设“乡村好物仓”。将沾化冬枣、阳信鸭梨、邹平水杏、惠民蜜桃等农产品,赋予“人格化、标签化”新生代审美,打造成滨州“网红”农产品。以创意和文化赋能,推动“山东手造”品质提升,向旅游商品、文创产品转化,培育10个乡村文创品牌。〔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委宣传部、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17.建设智慧体系。打造智慧文旅服务体系,上线滨州市智慧景区VR云游平台,将A级旅游景区等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活起来”,实现“720°VR全景展示”和“AI语音全域导览”。在景区场馆数字化升级、文旅大数据平台建设、游客大数据平台建设、文旅产品孵化等方面,加强与国内领军企业合作,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旅游品质,落地一批文旅大数据创新成果,提升全市文旅系统智慧化建设水平。实现滨州智慧旅游发展的新跨越。到2027年,全面构建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的滨州智慧文旅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四)创新宣传推广方式

18.扩大省内外客源招徕。加强与重点客源省、市精准对接和定向合作,加大与国内知名旅游企业对接力度,整体谋划客源招徕工作。赴京津冀、长三角及沿黄省、市重要客源地开展推介。支持景区景点、行业协会与加油站等交通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向自驾游客发放电子加油券。推出10个具有文化底蕴、教育意义的景区景点和文旅场所,支持开展工会、研学、主题党日和党性教育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19.推动一体化品牌营销。加大在中央及省主流媒体、新媒体的融合推介力度,将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产品纳入一体化宣推,打响“孙子故里·品质滨州”文化旅游品牌。用好新媒体宣传平台,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和渠道开展节假日集中宣传。引育百名网红主播,在新媒体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到滨州赏花、踏青、登山、打卡网红景点等宣介活动。推动滨州加入海外销售网络,加大与周边城市、黄河沿线城市的合作推广力度,提升滨州文旅品牌的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新闻传媒中心,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五)推动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20.完善“快进慢游”交通网络。提升交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快交通干线与景区连接线建设,加快推进高铁站、客运机场建设,提升客运枢纽旅游服务功能。重点推动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合理设置错车带、临停区、观景平台等区域。实施“景区连线畅通工程”,实现全市A级景区(周末、节假日)公交车畅游无阻。到2027年,打造一批高标准旅游风景道示范路段,95%的县(市、区)通达双高速公路,重要旅游资源三级以上公路全覆盖,高铁站建成通车。〔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21.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美术馆。推动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改造,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节假日和周末免费开放。巩固提升旅游“厕所革命”成果,打造一批示范性旅游厕所。完善游客服务设施,新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旅游样板驿站、旅游停车场。到2027年,新建6处以上自驾车旅居车营地、3处以上旅游样板驿站、20个以上旅游停车场。〔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机关政务保障中心,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六)加大旅游执法力度

22.营造良好旅游环境。深化“体检式”暗访检查,依法查处文化旅游违法行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强导游执法检查、业务督查、随团暗访,树立导游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推进文化和旅*业信用信息整合,归集信用信息、信用评价、信用档案等数据资源,上线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监管平台,实现部分市场主体分级分类管理。引导和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失信主体认定工作,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强化信用监管,保护游客合法权益。全面推行乡村民宿、乡村饭店等场所相关证照联审联批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审核、一站式办理等方式,优化证照办理流程。引导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选择民宿、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红色旅游景区、乡村度假酒店等举办培训和疗休养。积极开展“金牌导游”培养项目、导游技能大赛等活动,培育名牌导游,营造良好旅游环境。〔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23.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定期研究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市、县(区)、乡(镇、办)三级协同推进,出台乡村旅游、旅游住宿业发展等推进工作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支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列为年度工作重要内容,要强化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支持各县(市、区)外出考察学习,创新发展思路,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市政府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24.保障项目用地。将文旅发展用地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分级分类保障。鼓励利用城市转型退出的工业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旅游业,支持利用闲置建筑物、腾退宅基地等建设文旅项目。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积极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用地需求,对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分级分类保障项目用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使用自有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个人出租住房经营乡村旅游的,按规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25.加大财金支持。统筹市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利用市级财政资金股权投资、争取已设立的市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和省级旅游发展基金等支持旅游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文旅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深化金融辅导、金融管家试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居民信用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支持乡村旅游企业积极拓展债券等融资渠道,满足乡村旅游多元化资金需求。〔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国资委、人行滨州市分行、滨州金融监管分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26.强化典型激励。建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发挥绩效考核引领作用,鼓励创先争优。支持全市各县(市、区)积极参加省文旅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活动,参加齐鲁文旅名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年度人物及企业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

滨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8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5176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4 山东省商务厅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