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关键领域,牵好产业发展“牛鼻子”

来源: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2019-03-22 10:01

聚焦关键领域,牵好产业发展“牛鼻子”

◎市发改委主任 邓勇

■力争3年内打造1个千亿级企业、10个百亿企业、20个50亿企业和一批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

■年内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投产项目100个左右

■推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事项全部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探索建立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制定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方案。目前已召开两次工作推进会议,建立了企业问题快速会商决策机制,研究制定政府支持的配套政策,政企合作强力攻坚,力争3年内打造1个千亿级企业、10个百亿企业、20个50亿企业和一批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依靠骨干企业培育壮大威海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全面落实联系服务企业和项目制度。年初筛选确定了总投资2844.8亿元的178项市级重点项目,并多次现场办公,优化涉企服务,解决项目难题,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投产项目100个左右。大力推进10大高端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不断培育壮大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开展“城市寻标对标”行动。建立对标指标体系,制定学赶行动方案,明确对标领域、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编制“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建设工作方案,加快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推进高新区、迪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威海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莱荣高铁、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工程,争取年内均开工建设。完成威海新机场选址报批,开展“三园四港”铁路专用线等工程规划研究,构建快速通达的交通圈。

积极培育新经济新业态。组建全市财经发展智库,牵头成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班,制定推进会展、邮轮、游艇、钓具等产业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抢抓国家、省等重大战略机遇,争取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获省批复、荣成市高新海洋经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批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园。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事项全部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探索建立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扎实推进信用示范城市建设,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应用年”活动。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指导荣成市完善“荣成海鲜·海带价格指数”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指数影响力。

聚焦社会民生,牵头落实全市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军粮供应工程,推进粮食电子联网交易与应急项目体系建设,积极创建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大力推进“四增四减”,抓好煤炭消费和能耗总量控制管理,编制能源和热电联产等规划,加快建设新能源基地。开展自来水与中水利用、中水管网建设等研究,加强煤电油气运等重要物资供应保障。

招才引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

◎市科技局局长 王厚全

■力争年内培育10余名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

■争取年内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60家。

■打造“威海创客大街”“‘文化路+火炬路’双创特色街区”“东方智慧谷创业街区”等双创特色街区,

加快高端科技人才集聚。围绕全市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精准引进、培育一批领军型人才(团队),力争年内培育10余名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建立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定向委托机制,梳理威海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名录向社会发布,通过“企业出题、政府发题、科研人员解题”的方式,吸引、聚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与我市科技创新,助力冲击新目标企业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开展威海籍高层次人才摸底调研,以原“211”“985”高校和现“双一流”大学及国家高端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在职专家为重点,组织力量摸清与我市有联系的人才底数,开展普遍性走访,建立常态化联系,提高招才引智和产学研合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在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上,加快威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打造千里海岸创新链的龙头平台。在重点产业平台和园区载体上,年内推动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投入运营,依托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联合国内相关机构在经区建设威海市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人才团队集聚和产业化步伐。支持企业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加大研究开发投入,争取年内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60家。

实现人才效用最大化。搭建人才项目“联姻”舞台,年内举办“中国—欧盟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2019威海科技创新暨成果转化合作大会”“第二届中韩创新大赛”等高水平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专题活动,推进人才、项目、资本深度对接。实施“校地合作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外国专家引进支持”和“科技企业家培育”计划,把握人才成长抛物线周期,对驻威高校青年人才早发现、早培养、早扶持、早使用;对立足威海开展持续创新的人才进行持续、长期、稳定支持;对在我市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带动产业升级的高层次外国专家给予不同等次的经费支持;对兼顾技术创新和市场经营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家给予倾斜支持,支持其做大做强。支持用人单位“走出去”,在国(境)外建立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柔性使用当地创新人才,形成“政府支持、市场主导、境外研发、成果回归”用才模式,加快人才引进使用国际化进程。四是打造多维、互联、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强化“科技云平台”功能建设和运营,打造“威海创客大街”“‘文化路+火炬路’双创特色街区”“东方智慧谷创业街区”等双创特色街区,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市场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和创业孵化体系,以“人才驱动”实现“创新驱动”。

构建产业新体系,打造一流“项目生态”

◎市工信局局长 乔新跃

■ 抓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等4个产业集群培育工作

■加快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等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全年服务企业500家以上

■加快“企业上云”步伐,力争全年“上云”企业数量达到600家以上

围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我们实施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计划,牵头抓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等4个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指导企业成立纺织服装行业协会、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依托威高、迪尚等行业龙头企业,利用好市财政先导资金,探索成立专业化的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快速发展。

积极参与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计划,研究出台配套扶持政策,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细分领域企业加快成长,培育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和准独角兽企业,形成“大企业示范领跑、中小企业紧追跟进”的梯次发展格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计划,依托重点园区和骨干企业,以医疗器械、钓具、电机、房车等细分优势产业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全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产业工程特聘专家支持计划,大力培养引进产业创新人才,力争在传统产业领域新增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

聚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3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136项市级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23亿元。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应用,争创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加快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等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全年服务企业500家以上。组织编制《威海市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9-2021)》,全年重点攻克关键共性技术20项以上,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200项以上。

继续推进机器换人、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三大工程”,年内新认定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4家以上。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开展智能制造培训、诊断,为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系统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制造水平整体提升。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二级节点建设。加快“企业上云”步伐,力争全年“上云”企业数量达到600家以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举办“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年内新认定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10家,支持总集成总承包、个性化定制等商业模式推广。

加快集约绿色发展,进一步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研究制定我市支持化工生产企业搬迁入园实施办法,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凝心聚力,实现招引工作新突破

◎市人社局局长 王子明

■全年计划举办招聘活动260场次

■免费开展农村居民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培训,全年计划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以上

■“一对一”走访调研中心城区199家企业,为企业送政策、问需求、畅渠道、解难题

全力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春节上班后首日起开展民营企业招聘会、外商投资企业招聘会等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招聘活动,计划举办47场,约3200家企业提供岗位8万个,全年计划举办招聘活动260场次以上;积极与省内外劳动力富集地区联系,组织部分重点企业分赴枣庄和河北邯郸、内蒙古乌兰浩特、重庆云阳开展招工活动,累计举办招聘会14场,达成用工意向2461个。积极与当地人社部门合作,研究建立劳务基地和企业用工数据库,实现在公共就业招聘信息网上随时发布、更新威海企业用工需求,通过“互联网+劳务”协作模式,建立劳动力输送威海长效机制。

加强与人社部、欧美同学会及有关人才机构联系,联络对接企业急需的对口人才,寻求上级对威海举办“英创会”的指导支持,采取小规模、多批次的形式分产业领域举办“英创会”,计划一季度围绕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产业,邀请高端专家等来威进行交流;二季度举办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人才交流对接活动;三季度依托环翠区举办“英创会”主会场综合性人才活动,做到按需引才、精准引才。

加大企业人力资源培养度,积极发掘本土人才,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化提升“就业创业培训下基层”等品牌活动,免费开展农村居民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培训,全年计划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以上。全面提升技工院校育才水平,引导和鼓励威海企业与省内外职业院校加强沟通联系,通过双方合作设立专门院系、科班及企业培训基地、跨企业培训中心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定向培养输送技能人才。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组织开展各层次各工种技能大赛,举办威海国际产学研合作交流会、国际应用技术创新大赛和双东国际职业技能大赛。

制定“服务民营企业大走访大宣讲大调研”活动方案,印制了《人才政策口袋书》《威海市人社局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汇编》等宣传材料,“一对一”走访调研中心城区199家企业,为企业送政策、问需求、畅渠道、解难题。对标苏州,研究制定威海市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力推高层次人才服务运行一体化、服务过程便捷化、服务主体社会化、服务标准国际化。计划出台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办法等文件,优化人才“一对一”精准化、全链条服务机制,打造“保姆式”“零跑腿”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升级版。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2 山东省人民政府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